“父母退休后,在家里除了看电视,就是玩手机,生活单调乏味,坐久了对身体也不好。”为此,郑州市民刘先生在网上购买了益智拼图、乒乓球训练器等老年玩具。但没想到,这些玩具很快就被丢弃在角落里“吃灰”,父亲还有些生气地抱怨“花这钱干啥”……
玩乐,是贯穿人类整个生命周期的基本需求。随着我国老年群体的日益庞大,老年玩具也悄然进入公众视野,并被寄予“预防认知衰退”“缓解孤独”“促进社交”等多重期待。但在现实中,子女出于好心为年迈的父母购买玩具,老人却常常不买账,市场反应与现实期待之间存在明显落差。老年玩具如何真正讨得老年人欢心,实现“叫好又叫座”,值得关注。
在养老机构受欢迎
6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新郑市辛店镇的一家老年玩具生产企业——河南福康怡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康怡乐”)。主展厅内摆放着台球桌、高尔夫球训练器、跳棋、冰壶等器械,乍一看很眼熟,但细看又跟印象中很不一样。
“它采用了圆形、短杆设计,直径和高度只有1.2米,坐着轮椅也能玩,且配备有助球器和捕球器,一只手就能完成操作,很受老年人尤其是半失能老人的欢迎。”福康怡乐研究院副院长郭颖向记者演示一款老年台球玩具。“为了防止磕碰,它的边框也进行了圆角处理。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转身、提肩、俯身、抬头,有助于身体康复。”郭颖说。
一位老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经过了适老化设计的台球玩具。受访者供图
考虑到一些老人存在手抖等症状,该企业生产的跳棋也没有采用传统的玻璃弹珠,而代之以颜色更加鲜艳的立体棋子,下棋过程中需要不断将其从孔洞中取出、嵌入,不容易滑落,同时也可以训练老人的手眼协调能力。“目前我们已开发了近百款老年玩具,拥有10余项发明专利。”郭颖介绍。
“很多老人在养老院里的生活很枯燥,以往简单的玩乐设施也无法同时满足娱乐、社交和康复等需求。”福康怡乐执行董事金锦介绍。十几年前,老年玩具在市场上还是空白,该公司为此专门组建了研发团队并开设生产线。“来自养老机构、社区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的订单越来越多,最近三四年更是增长迅速。”金锦说。
线上火爆线下遇冷
“相比之下,居家老人的订单就很少。”金锦坦言,公共场所配置的一些老年玩具虽受欢迎,但比一般的家居用品体积大,摆在家中未免造成空间紧张。另外,居家老人对老年玩具的知晓度和认可度也有待提升。
采访中,有不少人对老年娱乐的认知还停留在棋牌、门球、空竹、广场舞等传统项目,还有老人认为玩具是小孩子的“专利”,自己玩会被人笑话。“长年形成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很难改变。”金锦介绍,很多老人一辈子以家庭为中心,在具备自理能力的情况下更愿意将闲暇时间用于做家务、帮助子女带孩子等事务,缺乏玩玩具的意愿。
记者检索发现,像福康怡乐一样专门研发和生产老年玩具的企业寥寥无几。一些商家之前主营儿童玩具,近年来生产老年玩具只是“顺带”,缺乏需求调研和市场经验。而在很多实体玩具店,与五花八门的儿童玩具相比,老年玩具也属于边缘品类,店员对相关概念比较陌生,询问后得到的往往是“有象棋和围棋”之类的答复。
老年跳棋玩具采用了立体造型的棋子,不容易滑落。受访者供图
但在线上,却似乎是另一番景象。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来,“适老玩具”的搜索量同比增长124%,成交量同比增长超70%。一些玩具如智能棋盘、鲁班锁、拼装模型等,打上适老标签后销量可观。
不过在评论区,有不少网友留言反映:“精挑细选买回家,父母却不想玩,只能送人”“拼图的图案太花哨,老年人玩起来很吃力”……还有一些产品在部分网店标注为老年玩具,在另一些网店则主要针对婴幼儿,属于“换壳再售”。子女一厢情愿购买后,换来的是父母的冷落,产生“被当成孩子哄”的抵触心理,也就在意料之中。
这一现象也得到了研究机构的数据支撑:当前市面上所谓老年玩具中,87%是儿童玩具改款,真正具有适老化设计的产品不足5%。记者致电一家从事适老化设计和改造的公司,对方表示目前的业务重点集中于家具、家电和健身器材等设施,尚未涉足玩具领域。
需从老年人立场出发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玩具如老年弹珠等,不仅颇具趣味性,还能激发童年回忆,老人们玩得不亦乐乎。”在金锦看来,玩具不是简单用来“打发时间”,需要情绪价值的也不只是年轻人。无论是研发满足老人“怀旧”情结的玩具,还是开展玩具类竞赛和运动会,都是在无形中维护老人的尊严、延续其社会角色,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未来在设计家庭端产品时,除了要满足便携、占地少等要求,也会尽量让所有家庭成员都有兴趣参与,加强代际交流。”金锦说,陪着老人一起玩比让老人自己玩更重要。
“随着老年群体从满足生存刚需向发展型、品质型需求过渡,老年玩具市场潜力巨大,成为银发经济的细分赛道。”省老龄产业协会秘书长邱浩浩表示,这为相关企业创造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
记者搜索发现,在一些起步较早的国外市场,老年玩具的专业性很强,有着明确的人群定位和针对性。以美国市场为例,约有40%的玩具专为成年人和老年人设计。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老年玩具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且缺乏相关行业标准。
“老年玩具在家中被闲置,反映出市场供需的某种结构性失衡。”邱浩浩认为,老年玩具的背后隐藏着银发群体对精神满足、社交联结和身心健康的深层渴求,无论是企业生产、机构引进还是家庭消费,都应从老年人自身立场出发,不能“想当然”。
“一方面,商家需加大研发投入,拓宽设计思路,创新开发出更多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需加强政策优惠与扶持力度,出台具体规范化标准。”邱浩浩说。此外,还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杜绝“坑老玩具”的出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唯有多方努力,老年玩具才有望从“产品”变为“产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记者 赵大明)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