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安阳市以“春风行动”为契机,全力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迅速掀起就业服务开门红。通过深入开展2025年“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采取专场招聘、区域协作、送岗下乡、点对点输送等多元化服务形式,搭建就业桥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劳动者送上就业“春风”。
1月14日,安阳市在全省率先举办“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活动,打响了“春风行动”的第一枪,以“春风行动”招聘“热度”,提升服务“温度”,加快就业“速度”。
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各县(市、区)结合区域特色,靶向发力,为不同就业群体定制招聘会,精准搭桥,高效解决就业难题,拓宽就业路。2月8日,安阳市联合南通市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打破地域界限,深入推进劳务对接,现场岗位需求与退役军人的技能、素养高度契合,为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注入活力。
安阳县在招聘会上安排手语翻译,全程参与“直播带岗”,保障听障残疾人能够平等参与就业、共享就业机会;汤阴县立足当地企业发展,深入磁县开展“春风行动”,吸引求职者前来就业,进一步推动区域间人才交流与合作;林州市聚焦女性就业问题,设置女性企业专区,提供了近500个岗位,涵盖民宿服务、家政、化妆培训等多个行业;龙安区在“春风行动”现场设置招聘信息一览表,现场收集企业、求职者反馈,动态调整就业服务方向,让“春风行动”更具实效……“春风行动”启动以来,各县(市、区)逐渐形成“日日有对接、周周有专场、月月有活动”的常态化服务机制,让就业“春风”温暖千家万户。
“我们通过构建全周期、广覆盖的就业服务体系,将‘稳就业’的施工图转化为‘保民生’的实景画。这场覆盖城乡、贯穿节庆的‘春风行动’织就了全周期就业服务网络。”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李文波说。
北关区在“春风行动”中精心打造技能培训专区,将传统美食炸小茴香油条、日常必备的理发技艺等极具生活气息的特色技能搬到招聘现场,带来全新招聘服务新体验。农历正月初六,在安阳县瓦店乡比亚迪园区举办的招聘会上,上百个岗位虚位以待,吸引了全县各乡镇的农民工。“我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长期离家,不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现在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有这么多企业来招聘,我相信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安阳县高庄镇大官庄村村民孙一凡说。汤阴县从2月5日至2月8日,连续举办了4天招聘活动,每天动态更新用工企业信息,积极搭建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平台。内黄县将“春风行动”送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现送岗到身边。
“春风行动”期间,安阳市结合传统节庆文化,以“就业搭台、民俗唱戏”的形式,为招聘活动注入新活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实现“人气聚起来、岗位送出去”的双赢效果。新春前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招聘宣传举措,将就业服务与促消费活动相融合,为群众打造了一站式“购年货、送岗位”的便捷体验。2月12日,殷都区在安钢丹枫园举办招聘会,元宵佳节表演与招聘会联动,穿插企业岗位推介和就业政策宣讲,吸引众多群众前来观看;安阳县利用农历正月十六庙会搭建宣传台,就业招聘、政策宣传一步到位,借助节庆氛围提升群众参与度,让就业服务更有温度,进一步提升就业招聘热度。
春节假期结束后,为助力返岗复工,全市下沉就业服务,跑出了就业“加速度”。内黄县平均每天发出四五辆“返岗复工”专车到上海、苏州、杭州、无锡、昆山等地,既降低了务工人员返岗成本,又推动了劳务协作从“单项输出”向“长效共赢”升级。在滑县吾悦广场举办的“春风行动”现场,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开通返岗直通车,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从原来的“人找岗位”到现在的“岗位找人”,从“零散输出”到“规模输送”,切实将就业服务的温度转化为稳岗增收的实效。
“截至2月14日,全市共举办线上招聘会44场,提供就业岗位2.85万个,举行线下招聘会104场,提供就业岗位3.79万个,签订就业协议(意向)1.50万人,包车62辆,合计输送3110人次。下一步,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持续推进‘春风行动’与常态化就业服务结合,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政策,助力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确保就业服务‘春风’常在。”李文波说。
编辑:张家祺 安艳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