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让沿岸群众享受到母亲河幸福滋养

2025年02月25日 来源:开封市人民政府

  万里黄河,奔腾不息;千里滩区,旧貌换新颜。2月24日,记者获悉,滩区居民迁建工作,既消除了洪灾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黄河安澜,又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有效推进开封市黄河生态安全和滩区高质量发展。从昔日黄河滩里的“穷窝窝”,到如今幸福河畔的“美家园”,滩区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综合来看,滩区居民迁建工作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实现了滩区迁建群众“从滩区到城区、从农民到市民、从贫困到富裕”的“三个转变”,滩区迁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目前的现状,只是美好生活的一个新起点。开封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切实做好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这篇大文章。

  近年来,开封市高质量编制并印发实施黄河规划、滩区规划和《“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积极开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北部滨河片区、沿黄生态保护、沿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等11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全市16项重大专题研究,形成“1+N+X”规划政策体系。与菏泽市签署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鲁豫毗邻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合作。

  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优良水生态,是民之所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造福人民幸福河湖的重要指示精神,高位推动,协调联动,全面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并将幸福河湖建设纳入开封市河湖长制年度考核。

  开封市还谋划了黄河生态廊道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初见成效。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建设坚持“绿为底、水为带、文为珠、业为基、人为本”的理念,建设内容包括绿化提升、园路建设、小品建设、驿站和节点建设等,采用“一轴、一带、两线、三片区、十五个景观节点”的总体布局。这是一条以黄河大堤为轴线,将文化展示线、生态展示线贯穿始终,集文旅、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走廊,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开封市还依托黄河堤防工程绿化及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修复,打造沿黄防护林和湿地景观带,优化树种结构、提高展示水平,构建集湿地、森林、河湖、农田等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核心生态屏障,拓展文化展示、生态空间、景观体系和文旅体验等功能,增设步道驿站、便民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共享、美丽、幸福黄河。

  开封市深度挖掘利用开封黄河文化、宋文化、运河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在高质量办好菊花文化节等已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节庆活动的同时,按照四季游开封特点,设计“大河千年”“黄河文化生态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积极开展推广,吸引旅游爱好者发现和探索黄河文化与自然之美,让更多人走近黄河、了解黄河、感悟黄河文化故事。

  近年来,开封市的沿黄乡村旅游得到较快发展,培育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特色村、36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9个省级休闲观光园区、14个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6个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8个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沿岸的群众,享受到了母亲河幸福滋养。

编辑:付婷 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