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降水量小,信阳市水利人抓住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掀起兴修水利的热潮。在息县红石桥电灌站、固始淠史杭灌区南干渠、罗山竹竿河河道……机械轰鸣,工人们挥锹填石,一幅幅热火朝天干事业的劳动场面,共同谱写一首水利奋进交响曲。
2024年,市水利局在河湖长制省级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信阳市水利建设投资完成情况、水利投融资改革工作均居全省第二位,受到省水利厅通报表扬;信阳市在全省河长制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且多次在上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会议、淮河流域采砂管理工作会议在该市召开……信阳市各项水利工作成效显著,多项工作获得上级表彰。
创新拼搏当前锋,干字当头提质效。信阳市水利人稳步推进水利事业发展,为实现“两个更好”添动力、夯根基、强保障、增实力,谱写了水利发展新篇章。
2024年,信阳市重大水利项目陆续开工,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
“项目促发展,水利走在前。2024年,信阳市在建水利项目投资规模超过300亿元,水利投资再创新高,充分发挥了重大水利项目的带动作用。”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沈伟说。
据了解,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落实全口径水利投资82.05亿元,占全省的12.8%;完成水利投资75.97亿元,占全省的13.3%。落实投资、完成投资均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纳入中央水利直报系统投资9.92亿元,占全省纳入直报系统投资的16%;已完成投资9.79亿元,中央水利完成投资位居全省第一。
信阳市四水同治及城市供水工程全线通水,中心城区供水工程、明港供水工程、浉河景观带一期全部投入运营使用,年引水2.13亿立方米。连通出山店水库与浉河水系,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心城区水生态环境和明港周边区域用水问题,实现“以水润城”目标。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下闸蓄水,沿淮两岸群众“守着淮河没水吃”从此成为历史。
2024年,写好民生答卷,民生水利覆盖更广,成效更明显。
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年初的89%提高到91.51%,规模化供水覆盖率由62%提高到65.04%。
“市县多方筹措资金2.68亿元,建设农村供水工程119处,受益人口58.27万。争取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和水质提升工程资金3301万元,维修农村供水工程290处,解决农村供水水质问题65处,受益人口97万。”市水利局副局长张永表示,“信阳市印发《信阳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排查整改专项工作方案》,全市共排查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623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幸福河湖的成效可圈可点。罗山县小潢河成功入选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新县潢河建成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和第一批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石槽河、小潢河、明河3条河流和商城县、新县2个县入选了全水系、全县域幸福河湖建设省级试点,浉河、白露河、竹竿河等19条河健康评价工作顺利完成。
在母亲河复苏行动中,实现了史灌河全线贯通,增加浉河、潢河有水时长和恢复有水河长23.5公里。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市6个国考省考监控断面生态流量全部达标。
2024年,信阳市水利人牢牢扛稳责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奋进姿态,以前瞻性规划促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保护好、规划好水资源,才能利用好。”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市河湖中心主任张晓帆说,“压实河湖长制责任,全面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做到了水旱灾害防御扎实有效、水资源管理有序运行。”
持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动态调整河长4044名,各级河长累计巡河16.5万余次,巡河率99.4%。组织开展了河湖库“清四乱”专项行动,已完成问题整改101个。采砂管理持续强化,常态化开展主汛期禁采、河砂治理“回头看”、河湖安全“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交办涉砂问题86个,查处非法采砂案件4起。
市四水同治“1+5”规划和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已实施,信阳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初稿编制完成,新县、光山、潢川等的9个开发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完成,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数据治理101套,累计办理电子取水许可证照1744张。
全市组织实施鲇鱼山、泼河、香山湖等8座大中型水利工程防洪调度57次,大型和重点中型灌区累计供水量8.95亿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达643.44万亩,为全年的粮食丰产贡献了水利力量。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面向2025年,水利事业仍然征程万里风正劲。以水利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水利之强夯实发展之基,全市水利事业发展新画卷必将风光无限。
编辑:付婷 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