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丨河南虞城:绘就紫苏采收好“丰”景

2024年11月23日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频道

  连片的紫苏田在微风轻拂下悠然起伏,散发出阵阵芳香,沁人心脾。近日,在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界沟镇的紫苏种植基地,村民们忙碌地穿梭其间,采摘、挑拣、打包、装车,丰收的喜悦处处洋溢,紫苏“丰”景图跃然眼前。

界沟镇紫苏基地采收现场

  “政府的支持让我们信心倍增,不仅帮助我们进行土地流转,还给予我们免税政策。现在紫苏正丰收,大家都忙起来了,荷包也鼓起来了!”望着眼前成片的紫苏地,扬子江药业集团龙凤堂紫苏规范化种植基地负责人罗伟笑容满面地说。

  据了解,2019年以来,界沟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就业达1.6万余人,种植中药材达40余种。尤其在紫苏种植方面,界沟镇是道地药材产区,已有28年人工种植历史,加工技术成熟。当地紫苏种植户向记者介绍,紫苏看似不起眼,其实全身都是宝,紫苏叶、紫苏梗、紫苏籽均可入药,而且紫苏的种植周期短、效益高。

紫苏叶、紫苏梗、紫苏籽均可入药

  “2019年,我们深入虞城县界沟镇,经过全面严谨的调研与评估,携手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紫苏规范化种植基地。”扬子江药业集团龙凤堂紫苏规范化种植基地经理杨旭介绍,扬子江对基地提供种植、初加工等关键生产环节技术指导,并对药材实施种植全过程溯源管理,对符合企业标准的紫苏统一收购,让种植、加工、销售衔接起来。

  随着一众企业的加入,为当地中药材种植带去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方法。为保障种出好药材,扬子江药业集团在全国建立了80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累计制定了种子种苗、田间管理、采收加工、仓储物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通用管理文件80余份,并派出专业人员到每个基地的田间地头,根据不同的药材品种特性,指导协助农户严格遵循企业质量标准进行全面管理。

  “我们每批紫苏从种植到加工再到仓储出库都有记录,一扫二维码,信息就出来了。”基地的种植户告诉记者。为充分发挥道地药材的价值,在中成药生产的全过程,扬子江药业集团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运用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从种植、生产到运输全流程各环节的透明可追溯机制。

  在紫苏分拣厂,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对采收晾晒后的紫苏按照入药的不同部位进行分拣装袋,一袋袋紫苏即将运往工厂进行深加工。“我现在每天来帮厂里挑拣紫苏叶,一天100多块钱,家门口就能挣钱,忙完以后还能回去照顾孩子,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挑拣工人洪丽乐呵呵地说道。

  如今,当地紫苏种植不断依靠农业研发和新技术应用,创新种植模式,采取小麦和紫苏采取套种,提升种植效益。与此同时,积极联合高校培育优质种源,已经成功选育出了虞紫苏1号和虞紫苏2号两个品种,紫苏叶干品年产量可达450吨、紫苏梗干品年产量可达675吨,亩产纯收入在2500元-3000元。

紫苏采收工人分享丰收的喜悦

  紫苏种植的经济效益好,土地被大面积整合和“盘活”,扬子江药业集团龙凤堂紫苏规范化种植基地面积已达到1500亩,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基地长期雇佣人员超过40人,人均月收入达3800元,在种植、采收高峰期,用工多时达400余人,人均增收万余元,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增收。

  当前,该基地正在积极准备“三无一全”品牌认证的现场检查。下一步,基地将继续扩大紫苏种植规模,并适时引入物联网监测技术以及紫苏采收机械,持续深化项目合作,努力把虞城紫苏特色品牌做大做强。

编辑:郭栩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