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上旬以来,开封市遭遇3次强降雨过程,防汛形势严峻。每次强降雨后,结合雨情水情,开封市均在第一时间进行复盘总结,补短板强弱项,严抓各项工作落实,预置力量、科学调度,顺利完成了内河防汛工作任务。
一是坚持实战检验,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在3次强降雨过程中,开封市内河防汛专班不断完善防汛应急处置预案;提前将黑岗口引黄调蓄水库和包公湖、龙亭湖腾空库容,“一渠六河”拦河闸坝全部塌坝运行,并对行洪不畅的56.5公里河道进行紧急疏浚,对35处堤防薄弱河段进行培高加固;每次强降雨前,在关键点位上安排水文监测和巡堤查险人员,为专家组分析研判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二是坚持协同联动,加强统一指挥调度。第一时间召开内河防汛专班调度会议,研判问题阻点,布置相关工作。全市成立11个防汛专家组,成员170余人,投入河道巡查人员3358人次,出动应急抢险队伍4139人次、各类工程机械1150台次,全力做好河道行洪防范应对工作。
三是坚持动态高效,滚动监测水文信息。建立河湖水文信息报送机制,掌握河湖水文信息1168条,科学调整行洪水量,调度闸坝540余次,保证进入河道的涝水快速排放。
四是坚持严密排查,及时处置突发情况。根据实时汇总的雨水情,专家组综合分析研判,提前预测5个点位易发生险情,并提前提醒所属县区采取应对措施。近年来,开封市坚持“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时期防灾减灾理念,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提早扎实备汛。开封市按照应修尽修、注重实用的原则,编制适用性、针对性、联动性强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河道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落实补充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完善物资储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全面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做细隐患排查。开封市全面排查在建工程、病险水闸、险工险段等薄弱环节,大力整治妨碍行洪突出问题,提前做好巡查人员、技术专家、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等度汛措施准备,确保河道、水工程安全运行。
补齐防御短板。开封市加快推进惠济河、涡河等重点河段治理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惠北泄水渠、圈章河等项目,对祥符区病险水闸(圈章河沟村节制闸)等8座病险水闸进行除险加固,切实提高水灾害工程防御能力。
统筹旱情应对。开封市充分利用水利救灾(抗旱)资金加强四县六区农村抗旱水源建设、渠道清淤、购置提运水工具及抗旱设备等。持续关注区域内雨水情、墒情和旱情的发展变化,做好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各项准备工作。
编辑:付婷 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