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记者了解到,今年,开封市坚决树牢“项目为王”理念,进一步深化全局思维,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排水防涝能力提升、民生短板补齐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开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坚决扛牢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开封市多次召开重点项目专项推进会,对项目推进作出安排部署,建立市重点建设项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负责制,明确分管领导和项目责任人,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强化重点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做好定期报告、定期检查、定期总结,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
压茬推进项目建设。及时召开重点建设项目专题培训会议,围绕重点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各项目的工程节点、投资节点控制以及联审联批内容进行培训指导,确保各项目单位在每月重点项目月报数据填报工作中流程更清楚、操作更熟练、分析更准确。
加强管理提升进度。在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中,采取项目“日调度、周汇总、月通报”管理制度,严把时间节点,督促项目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坚持每月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例会,听取相关责任人汇报,研究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加强重点项目过程管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重点项目进行督促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跟踪服务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日调度、周汇总、月通报”的工作制度。
海绵城市建设热潮涌动。紧紧围绕海绵城市长效机制建立和海绵项目全域推进开展工作,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不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标准和技术,有效减少了雨水径流,降低了城市内涝的风险,提高城市的防洪抗涝能力。今年以来,先后实施汉兴路、金明大道、内顺城路、重工路等多个海绵化改造项目,共维修、改建道路约11.79公里,改造车行道面积约22.26万平方公里,进行人行道透水铺装面积约9.22万平方公里,新建雨水管网约9638米,改造雨水管网约2731米,新建污水管道约3750米,改造污水管网约2731米,新建、改造绿地7.4公顷。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可透水地面面积22公顷,使可透水面积比例达38.98%;整治内涝积水区段16处,内涝积水区段消除比例达89%;全市应急泵车抽水能力达5.8万立方米/小时,保障开封市70%区域达到十年一遇的内涝防治标准。
此外,建设海绵平台,以海绵理念统筹推进海绵城市管理、防汛排涝管理,通过深度融合已建的内涝平台、水文调度、气象监测等多平台数据,通过高效的数据交互与共享机制,实现跨平台数据的协同效应,更能实现高效智能分析、预警预判辅助快速响应,为城市防洪排涝及交通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公用服务能力强化。一是实施开封市供水管网改造项目,该项目2022年10月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已完成136条街道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共计改造供水管网125公里。项目完成后,将彻底解决市区部分管道老化锈蚀、管径偏小、跑冒滴漏多发等情况,有效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进一步提升市区供水水质和稳定性。二是启动全市新建中压燃气管网优化建设项目,从方案设计、责任落实、技术支持、环境保障、质量验收等五大方面着手,全链条推进燃气管网建设工作。所有项目进入工程可视化平台,随时随地可以查看项目进展情况,施工重要节点,保障项目按照施工计划实施,出现偏差及时预警,进一步提升燃气供应水平。
下一步,开封市将坚持四个导向,抢抓机遇争取项目资金,强化重点项目管理,对所有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列出推进计划,对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早日完工,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何心悦 郭栩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