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开封市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积极开展道路运输“两客一危”(长途客运、旅游包车和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红黄绿码”分级分类监管。“两客一危”违规线索同比下降6.1%,超速、疲劳驾驶分别下降3%、40%;违规处置率、车均超速和疲劳驾驶率等6项成效考评位居全省前列。开封市交通运输局在8月1日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半年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下好科技治安“一盘棋”
一是坚持平台融合。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汇聚联网联控、电子运单等6个平台资源,整合16家“两客一危”分公司监控平台,构建交通运输系统数据资源“一张网”,企业动态监控更加高效。二是坚持数据共享。建立旅游包车日调度机制和电子运单制度,将包车信息、电子运单情况分别与执法、运输部门联通,实现运营和执法信息共享。三是坚持部门联动。联合应急管理、公安交警等部门建立警示约谈、问题线索移送、案件查办等7项工作机制,依法依规对高风险企业开展联合检查,构建协同共治监管格局。
织密安全监管“一张网”
一是抓牢科技治安之“纲”。将分级分类动态监管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安全、运输、执法等部门协同机制,开展联合行动。上半年共召开研判会议22次,开展联合检查行动40余次。二是建立科技治安之“目”。建立“两客一危”企业清单底册“一张表”,定期将平台各类扣分信息推送至每家企业;绘制企业安全状况“一张图”,依据安全基础、动态监测、行业监管、违法行为等4个维度的考核指标,对企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精准画像”,将评价低于900分的13家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进行业务办理“一键暂停”。目前已对1家“红码”企业暂缓其业务办理。三是用好科技治安之“果”。对于48家“绿码”企业,给予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待遇;对于2家“黄码”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对于1家“红码”企业,约谈企业负责人并派驻联合工作组,督促限期整改。同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减少“绿码”企业检查频次;对于“黄码、红码”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建立问题隐患整改台账。
强化安全治理“一条线”
开封市组织全市51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6次,下发相关宣传指导手册300本。组织召开行业管理部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专题会议9次。重点扶持安全管理水平较高的3家企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安全级别较低、风险较大、管理不到位的8家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组织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专家,上门进行一对一辅导,指导企业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开封市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超越经营范围的运输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标准的,依法取消经营资格。今年,已依法注销了2家危险品运输企业经营许可。
编辑:付婷 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