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数字化转型指数高于全国先进水平 装备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全省第一

2024年07月26日 来源:洛阳市人民政府

  “数”上增效率。

  隆隆机声不断,得益于物联网、GPS、智能终端机传感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中国一拖搭建的国内首个新型轮式拖拉机智能制造工厂,已实现新型轮式拖拉机七大系列800多种机型的定制化混流生产。 “车间鲜见人,但闻机声响”的智造场景,彰显着老牌工业企业向新而生的勃勃生机。

  以“数”看发展。

  通道四通八达,中航光电基础器件产业园在空中建设玻璃连廊,串联起各个生产建筑,通过布局打造“黑灯仓库”“智能仓库”,向数字化要发展、向智能化要效率。园区内运转繁忙的物流主通道,犹如澎湃动脉,时刻见证洛阳光电产业的光明未来。

  围绕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部署,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等一系列要求。

  在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的奋斗征程中,洛阳围绕全方位建设“数字强市”总体目标,通过深化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需求,分行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近日发布的一组数据振奋人心——

  根据省工信厅评测,洛阳数字化转型指数达29.44,高于全国先进水平,与郑州并列全省第一梯队,其中装备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数39.13,位列全省第一;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为45.4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1%。

  “高于全国先进水平”“第一梯队”“全省第一”的背后,是中集凌宇经过智能化改造实现节拍化生产,每12分钟下线一辆整车,产品年产量提高7000台;是洛轴科技打造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轮毂轴承生产线,新上多条生产线却无需增加员工数量,告别昔日“产量翻番,员工翻番”的不良增长;是洛阳格力同步开展从产品设计、生产计划到制造执行的全流程数字化,加速推进制造业高端化升级……

  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加快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全覆盖为目标,洛阳近年还全面开展“一转带三化”赋能行动,在聚焦打造数字化转型最优“软环境”、提升数字化转型“硬支撑、培育数字化转型“强动能”等方面发力,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制定“一揽子”配套举措,抢抓“四新一装备”产业风口,加快数字核心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建设培育。

  随着近日按照“灯塔工厂”标准建设的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电池工厂正式投产,40家服务商和50个解决方案(产品)进入洛阳数字化转型资源池,企业首席数据官试点工作在我市加速落地,全市乘“数”而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美丽画卷正越发动人。

  “我们将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全市工信领域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细,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在工信领域落地生根、见到实效。”洛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洛阳将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升级改造为契机,持续开展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的“三大改造”,通过推进数字化转型提效扩面,提升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促进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进一步加快企业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加速抢占“风口”产业发展制高点,不断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

编辑:郭栩汝 杨露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