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开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特别是农村移风易俗领域问题排查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久久为功、绵绵用力,让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激荡在汴梁大地上。
推进机制更加完善。开封市建立“党委领导、部门协同、三级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将移风易俗纳入文明村镇和“五星”支部创建考核指标,多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开封市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事指导标准》《开封市倡树文明新风推进婚俗改革实施意见》等,市民政局扎实推进婚姻殡葬领域集中整治。全市197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农村行政村创建文明幸福星1752个、城市社区创建幸福和谐星190个,市委宣传部荣获“2023年度全省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工作先进单位”。
宣传宣讲入脑入心。去年以来,开封市累计开展基层宣讲活动1.1万余场,线上线下受众225万人次,形成“焦桐传声”“庭院讲堂”等系列特色宣讲品牌,荣获全省所有基层理论宣讲表彰、“板凳课堂”表彰项目相关荣誉,兰考县张庄村获评“省级理论宣传示范基地”。
文化供给更加丰盈。开封市把开展农村移风易俗贯穿“新时代新征程新风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中,去年以来,开展十大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1.8万余场,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舞台艺术送基层”、欢乐周末、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两万余场,参与群众达160万人次。禹王台区打造了“四季村晚”文化活动品牌,发动文艺志愿者,通过小戏、小剧、歌舞、曲艺等形式,反映时代变迁和农民美好生活,充分展示乡村文化特色和乡村振兴最新成果。在全省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中,开封市获奖46项,高品质的文化活动供给让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
文明实践全面覆盖。“汴地有爱品牌”持续叫响,去年以来开封市累计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4.4万场次。鼓楼区的“三讲一传”、顺河回族区的“流动课空”、兰考县的“幸福饺子宴”等特色品牌被央媒、省媒多次报道,“德孝天下”孝老爱亲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河南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三等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今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全市累计开展活动2000多场,参与群众近50万人次。
模范作用持续发挥。开封市把先进人物典型培育、文明行为日常培育、网络文明传播培育与农村移风易俗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群体,自觉带动身边亲属、朋友倡树文明新风。近年来,开封市累计推选省级乡村光荣榜先进典型人物31人、市级413人,打造“星级文明户”示范点168个,评选乡村振兴领域好人50余名,其中6人获评中国好人。兰考县三义寨乡组建了一支由30多名村妇联主任为主力成员的公益红娘志愿服务队,为农村青年积极配对联络主持张罗村民办喜宴,把移风易俗宣传融入志愿服务既帮乡亲们办事,又引导他们转变观念。
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刊发开封市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报道310篇(条),中宣部“文明中国”主题采访对开封移风易俗经验进行集中报道,新华社一天刊发7篇有分量、有温度的宣传稿件,把培育“汴地文明”做法推向全国。瞄准宣传县域在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祥符区、通许县“移风易俗树新风”的经验做法在“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宣传推广。
清风劲吹万象新。目前,开封市“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行动实现文明乡(镇)全覆盖,基层处处涌现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的文明故事,让阵阵文明新风激荡在希望的田野上。
编辑:付婷 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