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菜篮子”工程提升稳产保供能力

2024年03月28日 来源:开封市人民政府

  3月26日,记者获悉,近年来,开封市不断压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扛起稳产保供政治责任,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健全管理协调机制,提高生产能力水平。目前,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9.1万吨、35.19万吨和33.5万吨,比10年前上涨2.5%、2.1%和2%;生猪产能居全省第5位,牛饲养量居全省第4位,生鲜乳产量居全省第1位。2023年,开封市在“菜篮子”市长责任制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全省排名第5。

  记者日前走进开封市尉氏县永兴镇岭岗村世博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牛基地,只见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牛舍里悠闲地甩着尾巴、吃着草料。“合作社现在有400多头牛,带动了周边十几家农户从事肉牛养殖。”该合作社负责人孙国涛说,“肉牛养殖已经成为这里老百姓增收的‘加速器’。”

  目前,开封市建立了33家国家级、15家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生猪屠宰量在230万头以上,产屠宰企业企均屠宰量和产能利用率均居全省首位,存栏和外调量居全省前列;落实省肉牛奶牛发展行动计划,获批省级养牛大县培育县3个、省级养牛大县后备县1个,肉牛奶牛产业发展前景向好;在4个农业大县实施粮改饲项目,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目前,兰考县正大3000万只肉鸡产业化项目、祥符区禾丰4000万只肉鸡产业化扩建项目、祥符区正大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以及尉氏县大红门生猪养殖、冷链物流、预制菜等生猪全产业链项目都已全面开工建设;尉氏县3个蜂业质量提升项目蜜蜂标准化养殖基地基本完成建设。10年来,全市无非洲猪瘟疑似病例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7家养殖场被评为全省美丽牧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10年来,开封市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目标,不断提高农牧业供给质量和综合效益,打造出一批“名优特精”产品,并以品牌培育示范引领,推进特色农产品走绿色路、打优质牌,领跑农业高质量发展,既满足市场需求,又带动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绿色食品293个、河南省知名品牌109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4个、中国农业品牌2个,打造出了数量多、品类全、特色突出的开封农产品品牌体系;全面完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走在全省前列;5个涉农县(区)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河南省首批全覆盖的省辖市;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和执法力度,确保群众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

编辑:梁倩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