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羊遗址多学科研究取得初步进展

2023年12月31日 来源:河南省文物局

  苏羊遗址位于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遗址从仰韶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龙山文化晚期,文化序列从早到晚发展连续稳定,文化谱系一脉相承。2021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洛阳考古研究院开始对苏羊遗址进行连续性主动考古发掘。通过近三年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内发现了人工环壕、生活区、墓葬区、湖沼等重要遗迹现象,同时出土一大批陶器、石器、人骨、动物骨骼及炭化植物等遗存。

  12月28日,在2023黄河考古论坛暨河南科技考古年会上,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任广介绍,他们在做好田野考古工作的同时,与西北大学、北京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合作,从C14测年、人骨研究、古DNA研究、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陶器制法与产地分析等多角度全方位对出土遗存进行研究,深入挖掘遗址蕴含的丰富信息,目前各项多学科研究已有初步进展。

  任广介绍,从目前古DNA检测样本来看,苏羊遗址人群和河南本地的古代人群联系更为密切。此外,苏羊人的古DNA与荥阳汪沟遗址的人群几乎完全重叠。

  通过对动物遗存的鉴定与分析可知:苏羊遗址家养动物为家猪,数量最多,其次是梅花鹿。苏羊遗址出土家猪5-24个月的死亡个体占88.89%,表明当时获取肉食资源的主要方式是饲养家猪。

  在会议现场,来自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的贾奇珏表示,通过光谱仪等设备对苏羊遗址的屈家岭文化因素陶片样品及遗址周边黏土进行结构、成分及Sr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苏羊遗址屈家岭风格陶片样品的主要物相为石英、钠长石及少量方解石;陶片样品Sr同位素平均值与遗址周边黏土数据接近,推测苏羊遗址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基本为当地生产。

编辑:杨露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