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市考古与保护论坛在郑州举行

2023年12月10日 来源:河南省文物局

  12月8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办的“2023年城市考古与保护论坛”在郑州举行。本次论坛以“多学科协同创新的城市考古与保护”为主题,开展城市考古与保护的学术交流,加强河南乃至全国的联系,建立高效畅通的沟通交流机制,及时归纳与总结经验,加强城市考古与保护学术交流与人才梯队的建设,开展城市考古与保护示范研究建设,为推动中国考古学的持续良性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古代城市的考古与研究和现今城市内的考古工作是考古学所研究的遗迹文物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内涵最复杂、面临形式最严峻的工作类型。对于挖掘和阐释古代城市的历史信息、复原古代城市的性质和文化面貌、探索城市发展演变的特征和规律等学术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样,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有机更新的现实情况下,通过科学有效的城市考古与保护利用工作,明确城市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社会定位,探索出城市考古与保护利用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也无疑是一项具有积极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的研究工作。

  2016年1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由河南省文物局组织、依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申报组建,定位为“面向全国的城市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科研与应用推广平台”。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考古与保护过程中涉及的科技基础性、核心性的重大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研究内容包括城市考古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文化遗产本体保护技术和保护方案研究和展示利用研究等方面。

  论坛开幕式上,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明表示,下一步,将把城市考古及保护科研基地建设纳入到省文物科技的重点工作,争取政策支持和保障,不断提升基地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城市考古与保护科研基地主任刘海旺在致辞中介绍,河南的古代城市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尤其是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一直以来都是考古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城市考古与保护科研基地结合河南省的城市考古工作现实,充分对接相关高校和文物考古机构,切实推进了郑州商城、洛阳城、北宋东京城、郑韩故城等多项重要的城市考古与保护工作实践,取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成果。

  主题报告环节,城市考古与保护科研基地办公室主任杨树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数字化研究室主任武志江、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曹金萍、城市考古与保护科研基地办公室副主任闫海涛等专家学者作了《郑州商城内城东南水系遗存新发现》、《古城址资源信息化管理与实践——以豫南地区古城址为例》、《开封州桥遗址整体保护研究思路》等多个深度专题报告。

编辑:杨露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