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百名非遗新青年齐聚郑州,共话非遗新发展

2023年11月27日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11月22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办的河南百名非遗新青年线下交流见面会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举办,来自省内近百名非遗新青年齐聚一堂,共话非遗传承创新发展。

  百名非遗新青年是河南非遗的未来和希望,这支人才队伍从河南10000余名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发现、寻找、集结而来,此次交流活动旨在通过搭建河南非遗青年创新交流平台,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传承新实践,为河南非遗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31698854827345513

  当天,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红庙学校操场,河南非遗的年轻一代精彩亮相,共同见证了一场别具一格的交流见面会、隆重热烈的颁奖典礼和活泼生动的非遗才艺秀。

  非遗新青年们仿若置身于一场“非遗盛宴”,在感受这份仪式感带来的欢乐和热烈的同时,不仅收获了创新创意的感悟和启迪,也深刻领会到自身所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光荣使命,感叹“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非遗技艺的路上,更觉任重道远”,立志“让河南非遗讲好中国故事,点亮现代生活”。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于洁说,选拔“河南非遗新青年”的初衷是为了破解当下非遗的师承和传承难题,聚焦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队伍建设,激发非遗年轻一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能力,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展示河南非遗的创新成果,展现“非遗新青年”的年轻活力形象,搭建年轻人交流展示的平台。

  非遗的保护传承,青年一代已开始接棒,非遗与青年,跨越传统与现代,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任李全民嘱咐河南非遗新青年说,身处伟大时代,河南非遗既要立足当下又要面向未来,传承发展、任重道远;“非遗新青年”,更要守住初心又要敢于创新,担起责任,做好新时代非遗传承的生力军、先锋队,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用心沉淀,用爱传承,用青春谱写华章,为非遗注入青春活力;用行动铸就辉煌,为非遗贡献青春力量;用担当浇灌绚丽之花,让河南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迷人风采。

  新乡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刘玉伟在发言中谈及自己在研究和推广面塑的过程中的收获,既继承传统又守正创新,比如将面与香进行结合推出香塑作品,与錾刻结合推出香插系列,赋予了面塑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刘玉伟表示,河南非遗领域的新青年,都在抱团取暖,相互学习,不断给非遗保护事业注入新的血液。

  信阳毛尖制作技艺传承人肖珺景谈到自己通过短视频拍摄加大对非遗项目和品牌的宣传,守正不守旧,将非遗与现代生活链接起来才能更好地传播与应用,还介绍了在只有河南的“珺景与茶”品牌店四年的探索经验。

  孟津民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畅杨杨说,要跳出非遗看非遗,在守正(守住传统、技艺和文化内容)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比如与装置艺术家、设计师等其他行业群体进行交流融合。他展示分享了穿在身上的剪纸元素非遗服饰,以及自己在探索创新作品、直播和新媒体传播等方面的经验。

  和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和慧超则分享了她对非遗传承的思考与实践,深挖和氏太极拳传统理念与现代社会大众生活理念的契合之处,将太极拳进行“年轻阐释”,推动太极拳全民共享,为太极拳的传承注入新活力。她表示,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促进非遗传承,就要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特别是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我们的非遗项目,潜移默化地感受和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再放光彩、重获新生。

  此外,只有河南非遗商店负责人刘阳为大家分享了只有河南深耕非遗创新的经验和成果,表达了期待与非遗传承人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产品销售、展示展演等方面共同建立可持续的合作模式。刘阳介绍,只有河南是“河南省非遗创新传承基地”,是创新展示河南非遗的靓丽橱窗,“非遗里的河南”开店三个月就取得了可观的销售业绩,不仅消费者喜欢,还受到业内外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尤为重要的是,此次活动凝聚了共识:非遗的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时代价值。作为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凭借对文化潮流的敏感度、对青年文化消费的把握度,在探索适合当下生活场景的创新上,在挖掘非遗潜力、品牌发展、跨界融合、数字化转换上独具优势,非遗的创新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年轻人的生活,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享受到、欣赏到非遗之美,增加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记者 温小娟)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