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建立“一三五”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2023年11月17日 来源:焦作市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焦作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巩固全省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专项治理行动成果,确保全市耕地面积不减少,全面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创新实施“一三五”工作机制,即“出台‘一项制度’、明确‘三级责任’、建立‘五项机制’”,进一步扛牢扛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自“一三五”工作机制实施以来,焦作市耕地保护工作在数量、质量、生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综合整治成效位居全省前列。

  出台“一项制度”。为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全市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关于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工作的通知》。同时,强化组织领导,以目标、问题、结果为导向,形成耕地保护工作合力;强化结果运用,对认真履行耕地保护职责的县(市、区)给予表扬和支持;注重舆论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并建立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机制,形成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和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这是焦作市出台的首个耕地保护政策意见,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彰显了全市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坚定信念,为全省完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作出了有益探索。

  明确“三级责任”。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负总责,县(市、区)党委、政府承担辖区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基层组织管护责任。基层组织要构建覆盖全域、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耕地保护网络,建立管理台账,组织日常巡护,及时发现、制止、上报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守好每一寸耕地。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厘清了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住建、工信等21家部门耕地保护工作的职责分工,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加强耕地保护监管的强大合力。

  建立“五项机制”。围绕2023年耕地保护远景目标,统筹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耕地高水平保护,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形成具有焦作特色的耕地保护工作新模式。

  耕地保护目标管控机制。到2023年底,焦作市将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机制。到2035年,现代化、法治化的耕地保护体系全面建成,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下达,落实“以图管地”。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机制。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和管控作用,从严管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从源头管住优质耕地数量和布局;严格用途管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严格增减挂钩管理、补充耕地管理和指标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占用耕地的数量,大力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违法查办快速联动机制。加强“一网两长”网格化管理,全面压实四级“田长”、网格员耕地保护巡查责任,绘制全市所有涉农行政村的“耕地保护现状图”,落实“一村一图、以图管地、带图巡田”;依托“天眼+指挥中心”,充分发挥国家卫星遥感监测、河南一号卫星、无人机航拍的作用,对违法行为实时发现、实时推送、实时处置。

  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事项走,实行项目服务保障台账式管理,在用地预审与选址、耕地补充、用地报批等方面推行“帮办代办”,全程跟踪服务;充分发挥“多规合一”“容缺办理”“多评合一”“联合审验”等多项举措的集成叠加效应,优化办理流程,精简审批环节,规范审批事项。

  从严从重追责问责机制。对各县(市、区)耕地保护情况每季度进行排名通报,通过下达提醒函、警示约谈、公开通报、重点监控等措施,促进问题整改,对敷衍整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同时,把各县(市、区)耕地保护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确保耕地保护各项举措机制全面深入落实到位。

编辑:李连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