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大事记(2017年)

2023年09月13日 来源:河南政府网

  【要闻】2017年2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将郑州市纳入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

  【解读】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机制自2006年建立以来,在区域政策对话交流、重大理论课题研究、管理人员能力培训、案例地区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郑州市纳入合作案例地区,提升了郑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为深化与欧盟成员国在教育、科技、绿色经济和自贸园区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创造了条件。

  【要闻】2017年2月27日,教育部致函河南省政府,同意设立中原工学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

  【解读】这是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举办的第一所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为服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而设立的一所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标志着我省与沿线国家合作办学迈出实质性步伐。

  【要闻】2017年3月20至28日,陈润儿带领河南省政府代表团访问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泰国。

  【解读】代表团开展了一系列高层会见、商务洽谈和项目签约活动,共签约16个项目,涉及航空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现代农业、产业合作等多个领域。目前签约项目推进顺利,澳大利亚捷星航空开通郑州至墨尔本洲际航线、泰国正大集团农牧合作等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闻】2017年3月,中欧班列(郑州)实现“去四回四、每周八班”的常态化均衡开行。

  【解读】中欧班列(郑州)开行以来,综合运营指标保持全国前列。截至3月底,中欧班列(郑州)已累计开行575班,总货值28.26亿美元,货重29.41万吨,进一步巩固了郑州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铁路枢纽的地位。目前,中欧班列(郑州)业务覆盖了国内四分之三的省市,境外网络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121个城市。

  【要闻】2017年3月29日至31日,第十一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郑州举办,期间举办了“一带一路”与枢纽经济发展论坛。

  【解读】在“一带一路”与枢纽经济发展论坛上,常务副省长翁杰明发表了题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打造河南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主旨演讲。

  【要闻】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举行揭牌仪式,谢伏瞻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

  【解读】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将不沿海、不沿边、地处内陆的中原大地历史性地推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陈润儿在致辞中强调,要准确把握战略定位,经过3到5年的努力,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交通物流通达、高端产业集聚、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明显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

  【要事】2017年5月8日,李克强总理赴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考察。

  【解读】李克强总理详细了解了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情况,对开封片区“二十二证合一”等创新做法给予肯定,勉励过去以“古”闻名的开封今天通过自贸区以“新”出彩,希望河南提升改革开放水平、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这次考察,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将指导和推动河南加快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创造出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要闻】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我省全程参加了高峰论坛开幕式、资金融通平行会议等相关活动。在高峰论坛举办前夕,我省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由160多家中外媒体参加的“河南省情吹风会”专场活动。

  【解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作为全国十六个受邀省份之一,参加了开幕式和资金融通平行会议,是对河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情况和未来展望,集中宣传了河南形象,向世界传播了河南声音。

  【要闻】2017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卢森堡首相格扎维埃·贝泰尔。明确提出要深化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和产能等合作,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空中丝绸之路”的概念,既是对“一带一路”内涵由陆上、海上向空中全方位、多维度的拓展,也是对河南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服务全国大局中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的殷切期望,为河南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闻】2017年7月1日-3日,由教育部主办,河南省教育厅、河南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承办的2017年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年会在郑州召开。

  【解读】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是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多边合作的一大机制,年会首次在中国举办,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盛会,对我省加强与金砖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意义重大。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5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的代表和金砖国家网络大学22所成员高校的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形成了《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年会郑州共识》。

  【要闻】2017年7月,第五届少林功夫非洲学员班开班正式开班。少林寺武僧团赴南非参加中国-南非手拉手庆祝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启动暨新南非成立23周年文艺晚会。

  【解读】非洲学员武术培训班是落实国家《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年)》文化领域有关承诺的重要举措,来自多哥、刚果(布)、刚果(金)、科特迪瓦、乍得等非洲5国的学员将在少林寺进行了3个月的系统培训,此次活动将有利于少林功夫扎根非洲大地,为少林文化在非洲各国开花打下坚实基础。文明互鉴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一环,少林寺武僧团的访问演出有利于加深两国的人文交流,推动中原文化走进非洲。

  【要闻】2017年8月7日-16日,河南经贸代表团参加2017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并访问哈萨克斯坦、波兰、卢森堡等国,开展“一带一路”系列经贸交流活动。

  【解读】借助世博会平台,组织举办以“绿色丝路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推介洽谈经贸活动,河南经贸代表团共签署涉及商务、经贸、农业、旅游、航空物流、能源及基础建设29项合作协议,协议金额逾3亿美元,对外扩大我省在中亚和中东欧沿线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我省与沿线国家在政府、民间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要闻】2017年8月21日,中欧班列(郑州)开通慕尼黑线路。

  【解读】慕尼黑成为继汉堡之后,中欧班列(郑州)在欧洲的第二个终点站。慕尼黑终点站的开通,增强了中欧班列(郑州)对德国南部和南欧地区的辐射能力,降低了中欧国际货物分拨成本,提高了运输综合服务效率,巩固了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要闻】2017年8月29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郑州至台北首条全货机航线开通。

  【解读】郑州—台北首条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的开通,意味着两岸跨境电商货物可以通过全货机直接送达,加快了两岸商品的传递速度,节省了两地及周边地区之间货物流转的时间和成本,将为海峡两岸人民带去快捷便利的跨境航空配送服务。此航线开通后,将以台北作为中转枢纽,实现郑州与东南亚和欧美的链接。

  【要闻】2017年9月13日,2017河南-卢森堡“一带一路”经济合作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

  【解读】该论坛由河南省贸促会与卢森堡大公国商会共同主办、河南航投承办,卢森堡GSK、欧亚申根集团等21家重量级企业组成的卢森堡经贸团与河南企业共同分享合作经验与成果,探索未来互利共赢新机遇。河南航投、河南贸促会与卢森堡商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将“河南—卢森堡‘一带一路’经济合作论坛”发展为定期机制,以双年交替的形式举办,并逐步拓宽论坛范围,适时举行金融、商务、旅游等推介会,为中卢双方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互利互惠的新平台。

  【要闻】2017年9月18日,省政府印发《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专项规划(2017-2025年)》《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工作方案》。

  【解读】2017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省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要求省“一带一路”办牵头编制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经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审议,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的印发实施,标志着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规划谋划基本完成,进入全面实施、务实推进阶段。

  【要闻】2017年9月21日-22日,第二届中国—东盟青年论坛在郑州召开。

  【解读】来自中国—东盟中心、教育部、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驻华使馆官员、11所省内高校学生代表、东盟留学生等约150人以青年人的视角就“青年志愿精神与社区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中国—东盟青年论坛是旨在推动中国—东盟青年交流,促进中国与东盟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合作。论坛的召开,对河南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意义重大。

  【要闻】10月29日-11月8日河南省经贸代表团出访巴拿马、古巴、美国等国,成功举办中国-古巴双边企业家理事会第13次会议。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明确提出,“一带一路”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河南省经贸代表团出访拉美国家,增强了河南在拉美国家的影响,扩大了河南的朋友圈。

  【要闻】2017年11月10日-11日,全国多式联运现场推进会在郑州召开。

  【解读】2016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时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其定位为“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着力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此次会议的举办,为河南紧紧围绕河南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复制推广为目标、以多式联运为抓手,促进铁、公、空、水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建设网络联通内外、运转顺畅高效、标准衔接协同、支撑保障有力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要闻】2017年11月,河南卫视推出大型调查类纪录片《豫见新世界》。

  【解读】大型调查类纪录片《豫见新世界》探访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波兰、捷克、卢森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河南的联系,以大众视角、未来视角来观察“一带一路”。

  【要闻】2017年12月1日,河南农业对外合作厅际联席会议正式成立。

  【解读】省政府批准成立河南省农业对外合作联席会议机制,为开创我省农业对外合作新格局、提供坚实服务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标志着河南农业对外合作服务保障体系及工作机制迈上新台阶。

  【要闻】2017年12月7日至8日,中宣部在我省组织开展“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

  【解读】中宣部组织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等17家中央媒体,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机场、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龙子湖智慧岛、郑州东站、郑州国际陆港、河南保税物流中心等地,集中开展了以“河南省进一步发挥交通枢纽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各媒体重点围绕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等我省改革发展和开放创新中的亮点,进行了系统采访和宣传。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刊播100多篇有深度有分量、鲜活生动的“三新”新闻报道,对我省锐意改革创新的新面貌在全国进行集中展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要闻】2017年12月25日,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1000班。

  【解读】中欧班列(郑州)从2013年每月一班加密至每周“去八回八”,开行频次提升64倍,成为中欧物流大通道上唯一一列高频次往返满载、均衡对开的中欧班列,构筑起河南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

  【要闻】2017年12月28日,河南首单飞机保税租赁业务顺利落地。

  【解读】这是航空港实验区首单飞机保税租赁业务。发展飞机租赁业务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空中丝绸之路”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中原航空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采购的空客A330客机落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完成三关查验后于当天下午飞赴祥鹏航空公司属地昆明完成交付。发展飞机租赁行业,不仅有利于提升我省金融创新和现代服务业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还能够通过“飞机”这个空中丝绸之路交通工具的聚集,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巩固“双枢纽”地位。

  【要闻】2017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4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50万吨,实现中部机场双第一。

  【解读】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首次跻身全球机场50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400万人次,跃升至全国第13位,郑州机场的年客货运规模首次实现中部机场“双第一”。

编辑:梁倩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