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聚焦社区矫正执法关键环节,以一本“标准手册”、两个“清单办法”和三项“制度举措”为抓手,切实将严格执法融入社区矫正执法全过程,不断完善社区矫正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
一本“标准手册”强化执法严肃性。为加强社区矫正全过程执法业务的日常普法,编印发放《河南省社区矫正工作手册》,内容涵盖业务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工作手册按照省市县乡四级社区矫正权责分工,将考核奖惩、衔接配合、业务规程、档案管理、平台操作、全过程记录等广泛适用的执法要点梳理为4级10个执法岗位的“标准手册”,并构建每个执法环节运行的“流程图”“时间表”,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执法程序的分界点、衔接点,严格执法要求,细化执法程序,把“标准手册”作为全省社区矫正业务开展的全流程“使用说明书”,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严格执法划定了“硬杠杠”。
此外,还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全省社区矫正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建设,实现调查走访、监管教育、考核奖惩等执法活动的可视化和全记录,推进与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互联共享,实行社区矫正业务流转“单轨制”,在规范执法行为、留存工作痕迹的同时,实现了社区矫正执法事项全部进系统、留痕迹、可追溯,有效降低了执法风险。
两个“清单办法”提升执法透明度。为规范执法权力运行,出台《河南省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权责清单》,依法合理划分省市县乡四级社区矫正权责范围,共设置权责63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8项、县级31项、司法所20项。权责清单进一步明确权力界限、压缩权力弹性,着力纠正层层加码管控、非法增设社区矫正对象义务负担等权力膨胀现象,确保权力行使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根据全省工作实际,出台《河南省社区矫正执法监督办法(试行)》,厘清省市县三级5个方面8项社区矫正执法监督重点事项,健全完善执法督查制度,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个案专项结合、内部外部联动,打造立体化、精细化、多样化执法监督模式,进一步健全社区矫正执法监督制约机制。
此外,在两个“清单办法”基础上,还通过河南12348法网、系统平台和各地社区矫正中心设置电子显示屏、公告栏,第一时间更新矫务公开信息,以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权力监督,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项“制度举措”推动执法规范化。全省前移执法风险防线,坚持“县级周例会、市级月研判、省级季调度”,刚性落实执法风险分析研判常态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个案分析督办、特殊情况报告等规定,及时堵塞执法制度漏洞。及时升级完善全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指挥平台,将社区矫正执法环节整理为27个标准执法流程,配套建立权责运行的管理流程和标准体系,各级工作人员根据系统提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信息网上录入、文书网上签批、权责网上运转,确保权责链条无缝对接、权力运行可查可控。为确保社区矫正执法权力规范运行,印发《河南省推进智慧矫正机构(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建成100个以上机构健全、功能完备、执法规范的智慧矫正机构(中心),通过三年持续努力,实现全省社区矫正基础保障更加健全有力、机构队伍更加专业规范、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更加精准高效,推动全省社区矫正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各级社区矫正机构依法履职能力提升到新高度。
此外,通过持续深化社区矫正案管员机制,从待办提醒、监督考评、简繁分流、信息核查等方面实现社区矫正执法、监督“无缝对接”,案管员既是平台系统的直接操作者,也是执法流程推进的全程监测者、参与者,在保障社区矫正依法规范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