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濮阳|濮阳发展多“来电”

2023年08月28日 来源:河南日报

数说濮阳|濮阳发展多“来电”

数说濮阳|濮阳发展多“来电”

  点评人

  马鹏宇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细看上半年濮阳的用电数据,不难发现,有不少方面“电力”十足。

  一度回暖电。前六个月,濮阳市全社会用电量6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8%。用电量稳步增长,折射出濮阳市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回暖的良好态势。其中最让人振奋的是,用电结构在悄然变化,传统高耗能产业用电量有明显下降趋势,但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高歌猛进;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住宿餐饮、信息服务等消费领域用电量快速增加。这些前瞻指标,充分说明,濮阳新旧动能转换的机声已经隆隆响起,发展的后劲十足,消费活力在逐渐回复,居民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的意愿正在增强。濮阳这度经济回暖电,足以给人信心!

  一度绿色电。用电量增加,是否意味着这里高污染在回归?显然不是。数据显示,濮阳的能源结构也悄悄发生了变化。这座因油而生的城市,正在逐渐脱离对油的原始依赖,“绿”电强势崛起。1月—6月,濮阳市新能源发电量达26.74亿千瓦时,占同期全社会用电量的47.37%。这与当地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推广光伏发电不无关系,随处转动的大风车,到处闪亮的光伏板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度可靠电。用电量在增加,新能源逐渐被重用,电力能否持续稳定、可靠?答案是肯定的。为了确保“电力十足”,今年以来,国网濮阳供电公司总投入为5.89亿元,目前,濮阳全市在建、计划新开工电网项目共20个,已投产4项工程,投运356项配网工程,电力“保障网”越织越密。

  在濮阳,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正在被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替代,更让人提气的是,氢能这一“终极能源”也率先在这里生成。可以肯定地说,这里不仅有发展的底气,更有无限机遇。  

  一线探访

  这里“风光”正好

数说濮阳|濮阳发展多“来电”

濮阳天顺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叶片。(王耀威 摄

数说濮阳|濮阳发展多“来电”

中稹绿探(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厂房屋顶的光伏板。(丁龙钰 摄

  8月24日,清晨的第一束阳光照射在中稹绿探(河南)能源集团公司厂房屋顶的光伏板上。在这里,一阵阵光照转化成一股股绿电。

  “晒着太阳就能‘赚钱’!”绿探集团总经理管永伟说,“去年年底,我们在屋顶建设了3.4兆瓦的光伏项目,光伏板产生的电量将优先用于企业生产,结余电量会输送至国家电网。”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每度电比传统煤电便宜0.4元,一年下来,企业就能节约150万元电费。

  在濮阳,“绿电”正强势崛起。

  行走于濮阳县子岸镇,一排排130米高的白色“大风车”乘风起舞。

  风力发电也成为濮阳的新“势力”,这主要得益于天顺、远景等风能龙头企业的落户。

  此时,位于濮阳县产业集聚区的濮阳天顺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风电塔架(塔筒)项目基地,忙而有序。作为天顺的“邻居”,远景大兆瓦智能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厂房内机声隆隆,热火朝天。“濮阳县的风电产业,已经从单一部件生产,发展成为风机、塔筒、叶片等风力发电装置三大件齐聚的完整产业链。”濮阳市委常委、濮阳县委书记周东柯告诉记者,濮阳将乘“风”而上,为全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源源不断供应“绿电”。(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鹏宇)

编辑:王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