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分校联合实施的联合考古项目“古代草原考古遗存研究”于近日启动。7月3日,第一批4名考古队员周立刚、周润山、周通、闫琪鹏顺利抵达乌兰巴托。
7月3日,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李峙在使馆接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队员。项目负责人周立刚研究员向李峙参赞介绍了与蒙方合作的情况以及前期取得的部分成果,并赠送了《龙出漠北显华章》《高勒毛都2号墓地2017-2019中蒙联合考古报告》等图书。
李峙参赞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领域交流蓬勃开展。中国考古机构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在考古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先后有多家大学和考古科研机构到蒙古开展工作,不仅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对于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蒙古开展的联合考古项目成果在2019年被评为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在蒙古国内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进一步深化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河南是中国的文物大省、考古大省,希望河南方面能够依托联合考古的平台,与蒙古文物考古机构进一步开展学术交流、文物交流展览等不同形式的合作,向蒙古国民众介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推动中蒙两国文化交流互鉴。最后,李峙参赞嘱咐考古队员们在野外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预祝本次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圆满成功。
中蒙双方队员在乌兰巴托完成物资准备工作之后,将前往后杭爱省温都乌兰县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编辑:杨露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