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知晓率,不断提高医保服务便捷度,6月27日上午,周口市举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宣传活动,自2023年1月1日起,周口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发生变化。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起,周口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外出就医人员范围、跨省异地就医渠道、实现“双向”直接结算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整。首先,外出就医人员范围进一步扩大,由以前的四类人群扩大到六类人群: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无需备案)、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非急诊非转诊)。其次,统一明确不同人员备案有效期,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后长期有效,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一次备案有效期6个月,不限就医次数。
记者发现,政策调整后,异地就医更便捷。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渠道进一步拓宽,参保人员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河南医保微信公众号或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线下途径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异地就医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异地就医不限定异地定点数量,备案时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或直辖市,在备案地所有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均可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在异地可持码、卡就医结算,参保人员在入院登记、出院结算和门诊结算时可凭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进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实现参保地和备案地“双向”享受直接结算。为满足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因探亲等原因回参保地就医报销的实际需求,允许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异地就医备案后,回参保地就医时,仍可正常享受直接结算,做到“两城一家”,为候鸟式迁徙人群两地就医提供了保障。
更为便捷的是异地急诊抢救“来不及备案”也可直接结算。异地急诊抢救人员无需额外提交备案材料,经异地定点医疗机构认定并上传“急诊”标识,系统直接视同已备案(无需备案),即可按异地急诊抢救直接结算,更加方便急诊抢救患者就医。
将无第三方责任的外伤费用纳入医保直接结算范围。符合就医地管理规定的无第三方责任外伤医疗费用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参保人员签署《外伤无第三方责任承诺书》后可在就医地直接结算,无需先行自费再申请手工报销。
编辑:王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