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发布《开封市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 》

2023年06月24日 来源:开封市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河南省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和《开封市“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和全民健康规划》,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结合开封市实际,开封市发布《开封市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从2023年起,开封市将用3年时间集中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医疗设备配备、人才队伍建设、规范运行管理等问题,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服务环境明显优化,运行机制不断健全,人才力量持续夯实,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让基层群众享有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方案》要求,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原则上每个街道办事处有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社区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可适当增设分中心或服务站,标准化率达到100%。2023年新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服务站,2024年新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服务站,2025年新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服务站,实现城区全覆盖,构建“城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新建社区应当合理配套规划建设社区医疗机构,并与住宅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按照统一标识、标牌、色彩以及各项制度,实现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2023年、2024年县区政府每年完成80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2025年全部达标。

  鼓励探索“小分院”试点建设。鼓励各县区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建好用好村卫生室,增强卫生健康服务功能。鼓励服务半径小、交通便利地区相邻行政村合建卫生室,试点“小分院”。

  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推动服务能力达到基本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再提升。2023年计划40%以上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2024年计划50%以上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2025年计划60%以上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2023年6%以上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2024年10%以上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2025年20%以上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

  加强基层诊疗设备和设施升级改造。落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一类财政保障”政策。各县区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购买急需设备,三年全部配齐。积极争取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利用项目资金改造暖气、电梯等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基层卫生机构提质升级。

  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五个100”实践样板。每年每个县区至少遴选申报2—3个实践样板,县必须成功打造2个实践样板,区至少成功打造1个实践样板。

  同时,《方案》指出,开封市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县招乡用”机制。各县区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开展至少1次招聘,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全日制专科以上人员,最大化满足基层人才需求。对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择优实行“乡聘村用”,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鼓励乡村医生考取医师资格,以社会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善返聘机制。探索启用二级、三级医院退休老专家、老医生,充实乡村医疗机构,开展传、帮、带,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壮大农村医疗卫生队伍。落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相关问题的通知》,加大对基层、偏远乡村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扶持力度,缩小城乡、地区、专业之间人才配置差距。落实执业医师服务基层制度,鼓励医师到基层、偏远乡村、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全方位开展培训。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基层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提高基层卫技人员业务素质。每年有序开展家庭医生团队培训,3年内全覆盖。每年遴选一批业务骨干或院长赴外地交流培训。持续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工作。探索开设“医术交流大讲堂”、专科专病业务培训等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培训,持续健全培训体系,提升培训效果。

  留住人才,大力推荐优先晋升。指导县区不断优化绩效考评方案,在任免、晋升、评优等方面给予基层一线医护人员优先考虑,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县区每年从基层医疗机构遴选成绩突出的充实到基层医疗机构领导岗位。完善职称评聘工作。职称评聘向基层向一线倾斜,适当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一线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落实基层保障激励机制,建立基层医生生活补助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指导县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专兼职信息化人员,提升基层信息化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整合融通,实现区域卫生平台互联互通。

  《方案》还要求,提升基本服务能力水平,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要平台,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提升基本医疗服务,加强特色科室建设,提高基层就诊率,落实双向转诊,强化巡诊服务;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广泛开展宣传,充实基层人员,做实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明确专人管理,持续提高居民建档率,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强资金监管,杜绝违规使用。

编辑:梁倩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