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文化报》及其移动客户端“文旅中国”分别刊登《河南修武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以文化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乡村书店:农民的“文化粮仓”乡村振兴的“加油站”》。《中国文化报》关注“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书店乡村文化空间的建设情况及运营模式,聚焦修武县政府持续深化探索“县域美学”的发展道路和乡村振兴的美学路径,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县域美学经济策源地,描绘以乡村文化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文旅中国”结合修武县大南坡村探索建立特色化乡村书店、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创新举措、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改进提升乡村书店的方法和路径。
《中国文化报》刊登的《以文化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一文指出,2016年,修武县委、县政府开始探索“县域美学”的发展道路,以期让河南修武从一个大众只知道云台山、长期默默无闻的北方小县城,逐渐成为中国县域美学经济策源地,探索乡村振兴的美学路径。整个大南坡计划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2020年,大南坡计划在原大队部旧址建筑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这是一组保留比较完整的上世纪80年代砖木结构建筑群,由三组院落组成。经过改造规划,建成大南坡艺术中心、碧山工销社(焦作店)、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社区营造中心、自然教育基地、山居院落式民宿以及村落景观提升等内容。
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处于这组建筑的中心位置,成为几个建筑之间联系的枢纽。其占地约245平方米,虽然不大,但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一个文化空间的复合业态。方所书店创始人毛继鸿介绍,自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开张起,团队便以品牌的方式发掘当地的物产与民艺,吸引很多年轻人回到乡村,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为村民提供知识的空间,也给乡村的孩子提供美育的环境,承载在乡村开展公共教育、支持社区营造的责任。
编辑:李连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