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商丘市举行2023年“名师入商”欢迎会暨合作学校授牌仪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杨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毕启民出席并讲话,商丘市副市长王爱林主持。
毕启民在讲话时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财力保障,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市委书记李国胜、市长摆向阳高度重视“名师入商”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指出,实施“名师入商”工程,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科技强市、人才强市、教育强市”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商丘教育管理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毕启民向省教育厅和郑州市教育局及此次来商挂职的21位名师表示感谢,希望他们尽快熟悉所驻单位情况和岗位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担当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任务,帮助挂职单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商丘当作一块创新发展的试验田,提升工作水平、谋划发展思路、完善制度机制,在推动商丘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再创佳绩。
会议宣布了“名师入商”工程人员分配名单,并向他们颁发了聘书,入商名师代表进行表态发言。郑州市第一中学、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河南省实验小学、河南省实验幼儿园、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郑州市第一中学、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郑州市第一中学、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等分别向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商丘市第一中学、商丘市回民中学、商丘市实验中学、商丘市第三高级中学、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商丘市实验幼儿园、商丘市行知学校、永城市第一高级中学、夏邑县高级中学、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虞城县高级中学、柘城县高级中学、睢县回族高级中学、宁陵县高级中学、民权县高级中学、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梁园区第八中学、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第一初级中学等学校授牌。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
人才建设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历史性工程。市委书记李国胜多次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形成工作合力,着力构建全市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压实党管人才的政治责任,把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落细落到位,切实把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准确把握人才工作的发展规律、发展态势,强力推进人才强市各项工作高效落实、高质量发展,在全市形成高度重视人才、共同尊重人才、合理引进人才、大力培养人才、优先使用人才的鲜明导向,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商丘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多年来,商丘按照中央、省委部署,坚定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战略位置,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高瞻远瞩谋划人才事业布局,不断创新引才机制,完善引才政策,积极搭建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着力打造商丘市高层次人才新高地,大幅提升新时期人才工作质效,为全面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聚智赋能,以实际行动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市、什么是人才强市、怎样建设人才强市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于如何落实落细人才工作各项举措,李国胜书记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要强化精准引才,搭好人才发展平台,深入实施“名医入商”“名师入商”工程,持续打造“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商丘新高地。强化系统育才,实施领军人才培养、优秀企业家培育和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提升“三大人才工程”,充分发挥“商丘学者”和人才奖励专项基金激励机制,抓好青年人才培育。强化科学用才,加快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和奖励体系。强化保障留才,构建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体系,落实落细《商丘市人才发展政策落实细则》等人才政策,充分发挥人才“红利”。
实施“名师入商”工程是贯彻落实市委建设“人才强市”“教育强市”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商丘市致力于构建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体系,加强与知名院校合作,推进教育强市建设,通过积极引进或合作共建,更好推动商丘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商丘建设筑牢坚实人才支撑。
为建设“教育强市”注入磅礴动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伟业,树人为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强教必先强师。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锚定建设区域教育中心目标,深入实施教师队伍培育工程,完善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和荣誉制度,大力培养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商丘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订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启动“名师入商”工程,是商丘市委、市政府为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而作出的积极尝试和探索。此次高层次人才来商丘挂职,是落实协议的重要举措,为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思维、新模式,对提升商丘教育管理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批“名师入商”工程引进人才,来自省教育厅和郑州市基础教育研究部门和中小学校,是经个人报名、单位推荐和组织研究确定的。他们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强、管理和教育科研能力突出,是我省基础教育的杰出人才、佼佼者。
据悉,这21名同志有国家级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特级教师,博士、研究生学历占比67%,中小学正高级、高级职称占比95%,他们在幼儿或中小学教学一线奋斗多年,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他们中间多人在CSSCI核心期刊、教育教学CN刊物上多次发表学术论文,多人荣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等。
他们是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代表。他们始终牢记爱是教育生命的底色,坚持用诚心、爱心、良心做教育事业,耕耘教育阵地,在自己从事的教学专业领域里恪尽职守、钻研创新、孜孜不倦、业绩突出。带领的竞赛教练团队或直接辅导的学生在国际相关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金牌、创造佳绩;带领的教师团队获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在授牌仪式上,毕启民对21位名师深情寄语。要求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担当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任务,帮助挂职单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把商丘当作一块创新发展的试验田,提升工作水平、谋划发展思路、完善制度机制,在推动商丘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再创佳绩。
杨光对来商丘挂职的名师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希望大家在商工作期间,充分凝练自己前期工作的心得体会、成熟经验,将其形成理论、融入实践,以主人翁的姿态尽心尽力做好各项本职工作,把学校和个人的知识技能、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留在商丘、留在所挂职学校,真正为商丘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努力为商丘造就一批“永久牌”名师
初夏时节,万物朝夕竞秀;名师入商,杏坛提质培优。
挂牌仪式一结束,省实验中学航空部主任宋文峰就来到了所挂职的商丘市实验中学(商丘师院附中)。
宋文峰走进美丽的校园,和学校老师见面后表示,自己和商丘有着非比寻常的渊源,来到商丘市实验中学更是缘分深厚。商丘市实验中学“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砥砺奋进、筑梦高飞”的学校精神和“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健康成长”的育人理念,与河南省实验中学“异想天开,脚踏实地”的校训及“全面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方向有着共融相通之处。他说,新角色中,自己会以更高站位肩负起责任使命,把挂职锻炼视为丰富实践经验的难得机会,迅速融入、转换角色,虚心学习、积极作为,发挥优势、架起桥梁,探索有效的举措与路径,促进两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助力商丘市实验中学取得高质量发展。
商丘市实验中学对宋文峰的到来寄予厚望。该校校长刘庆华说,宋文峰作为高层次人才从河南省实验中学来到商丘市实验中学支教助教,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强校、名师带动作用发挥,商丘市实验中学借力名校资源优势,将继续积极探索教学新理念、新途径,争取新作为,实现新跨越。
当天,河南省实验幼儿园的刘宏也来到了商丘市实验幼儿园挂职副园长。在商丘市实验幼儿园全体老师热烈的掌声中,刘宏表示,自己愿做一条纽带,架起一座桥梁,将毫不保留地把河南省实验幼儿园的育人经验与其共享,不断探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弘扬教书育人的使命与担当,为商丘学前教育出彩贡献一份力量。
21位名师,人人谋作为,人人求作为,在“名师入商”工程中,积极释放自己的能量,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汪豪浩所说:自从接到“名师入商”任务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了商丘之后,我能为引进单位做什么?我能为这个工程做什么?
“这个思考是大家的共同思考。”来自郑州市第一中学的曹恒阁说:“名师入商,教学相长。我全力以赴,将在新的岗位上留下进取的身影,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信任。”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工作所长,做好“传帮带”,让工作不止于“输血”,更多是“造血”。
谈到具体工作,汪豪浩深情满怀。他说,会更好发挥省课程中心的资源优势及商丘市基础教育发展中心的优势,不仅要“引进一个,一处改良”,更要“引进一个,带动一群”,要通过示范、榜样、培训以及区域间学术联动等方式,让团队活起来、做起来、成长起来,影响一个人群,催生一批成果,努力为商丘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造就一批“永久牌”名师,为郑商两地的教育交流搭建更加深厚的友谊桥梁。
一树花开两地芳,向善精进为树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商丘,聚焦聚力“人才强市”“教育强市”建设,通过“名师入商”工程,正在为河南教育出彩探索新路径、贡献新力量。
编辑:王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