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是民法典颁布三周年纪念日,今年5月是我国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宣传主题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了翔实规定,对经济领域部分活动作出了规范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
民法典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可以说保护人从出生前到身后事全过程。学好用好民法典这部“百科全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宣传好、普及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不容置疑。民法典颁布实施以来,我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尤其是政法机关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活动,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更是掀起阵阵宣传高潮。
为了更好地宣传普及民法典,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印发《2023年全省“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指导全省各地宣传普及民法典,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根据方案部署,我省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公布“全省普法依法治理优秀案例”;开展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评选活动;在郑州开通“法治号”地铁专列;运用全省“法律明白人”网络培训成果推动全省法律明白人参与民法典宣传,实施“巾帼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在媒体开通《豫法同行》栏目等。
除了规定动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还应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用足用好科技手段,借力外部资源,不断创新宣传的方式、方法、手段,让民法典的法律条文和法治精神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法、检、公、司等政法机关,法学会、法律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要根据各自的职业特点,各有侧重,各显其能。针对少年儿童,将有关内容做成动漫;针对中青年群体,通过播放微电影、情景剧,组织知识竞赛,设计游戏;针对老年群体,编写快板、戏曲……品种丰富的宣传产品,总有一款适合你。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想使民法典真正发挥护佑民生、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执法、司法部门就应在工作中重点加强关于产权保护、合同履行、维护市场秩序等工作,深刻把握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绿色等民事活动基本原则,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维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打造公平有序的经济环境。正确实施民法典,其他部门和机构也有义不容辞的义务。要把民法典的贯彻实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将民法典学习宣传融入各项基层依法治理活动。比如,以民法典为依据,组织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家规家训制定等活动,以良法促进善治,推动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