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研究》在洛发布 文史学者现场讲述武则天与神都的故事

2023年04月06日 来源:洛阳市人民政府

  眼下的洛阳,牡丹盛开,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赏花人,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神都。近日,一本与神都关系密切的新书——《武则天研究》在洛阳发布。发布会现场,该书作者、《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以及受邀前来的《中国地名大会》嘉宾、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双怀,一起为文史爱好者讲述了武则天与洛阳的故事。

  武则天一直偏爱洛阳,推崇周朝礼乐文化

  众所周知,从隋炀帝迁都洛阳直至唐朝建立初期,洛阳一直被称为东都。唐睿宗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将东都洛阳更名为神都,这是为什么?

  孟宪实介绍,当时唐睿宗的年号为文明,武则天将其改为光宅,意为“光大所居”,即建都之意。同时,她改东都为神都,改洛阳城内的宫城紫微城为太初宫,又派官留守长安将其作为陪都。“太初”表示新起点,象征武则天时代正式开始。

  王双怀认为,将洛阳更名为神都主要有两个用意:首先是为了与曾经的东都区别开,与“李唐王朝”进行切割;其次,“神”字意味着“天命”,武则天迁都神都,传递出“皇权天授”的信息,是稳固自己统治地位的一种谋划。

  “武则天一直偏爱洛阳,她认为洛阳比长安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水陆交通也更便利。”孟宪实说,武则天一直仰慕、推崇周朝的礼乐文化,而洛阳是礼乐文化的诞生地,所以,她迁都洛阳,并在称帝前下令仿照“周公在雒邑造明堂”的典故,向天下昭示她重兴周制的姿态。

  早在汉代就有温室催花技术

  关于武则天与牡丹,有个“贬牡丹”的传说广为流传:大雪之夜,武则天令百花盛放,唯有牡丹不从,因此被贬到洛阳。没想到,牡丹到了洛阳竟适应地脉逐渐兴盛,每年花开时节成为轰动京城的节日。

  “传说不足为信,但武则天喜爱牡丹,因此在洛阳形成种牡丹、赏牡丹的风潮倒是真的。”孟宪实说,传说中的“冬季百花盛放”也有可能是真的,“早在汉代,我国就有了温室催花技术”。

  对此,在场的洛阳师范学院社会学者安锋也分享说,唐书《酉阳杂俎》中曾记载“熏花”技术,因此,在唐代的洛阳,“雪夜百花盛开”是有技术支持的。

  但为何会出现“牡丹不开”的说法?专家们猜测,这可能是一次催花失败。千年之后的洛阳,随着催花技术不断升级,我们已可以在一年四季欣赏到盛放的牡丹,相关产业也早已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武周时期洛阳城堪称世界时尚之都

  “现在的洛阳,穿汉服的游客比比皆是,传统与时尚在这里完美融合。”汉服热引发各位专家热议,王双怀提到,千年前的隋唐洛阳城,也是引领文化、时尚潮流的国际大都市,“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对文化的包容度空前提升,服饰上的创新层出不穷”。

  幕篱的演变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幕篱是一种带有面纱的帽子,原本是游牧民族遮挡风沙的工具,自西域传入中原,在唐朝逐渐成为女子出行遮面的配饰,体现出传统礼教中要求女性“出门掩面”的封建习俗。

  “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提倡剪短幕篱上的面纱,方便女子社交,面纱长度的缩短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升。”王双怀说,唐王朝日益发展的经济和开放、繁荣的文化,带给唐朝人空前的自信,唐代女子服饰审美观念也变得更为开放,从唐高宗时期至武周时期,唐代女子逐渐舍弃幕篱,一种更短且轻便的帷帽从宫廷传至民间,成为唐代女子外出的常见装扮。

  “都城女子学宫廷,全国女子看都城。”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洛阳,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唐朝服饰花样繁多,女扮男装也为大家普遍接受。为配合各种新潮服饰,唐朝女性也开发出多种精致的妆容,“七步化妆法”更是与现在的化妆流程相近。

编辑:安艳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