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甲骨文识读大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甲骨文爱好者的关注,很多人加入海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最基础、最本质、最深刻的内涵和底蕴。作为甲骨文的出土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近年,我市持续推进甲骨文研究和传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这提示我们,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只有通过载体有效传播、传承,经历岁月形成积淀,才能作为一地的文化根脉,彰显城市的灵魂和品质。千年帝都,历史厚重,在安阳这方土地上,不仅有殷墟、甲骨文,还有很多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与人文底蕴,需要我们深挖内涵,更好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深挖传统文化内涵,需不断创新,用崭新的形式进行表达。2021年春节以来,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频频出圈,《唐宫夜宴》《广寒宫》等节目深受大家喜爱。传统文化一次次出圈的关键在于,相关部门能利用好优质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之美渲染出新的高度,让节目更具有力量、更打动人心。可见,让传统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不仅更具包容性,也更能吸引人们去主动了解、拥抱传统文化。
深挖传统文化内涵,需扩面增效,从更广维度展示特色美。近年,“文化+旅游”的模式让很多城市的文旅业取得了大发展。其实,不仅是旅游,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结合的方面还有很多。如今,“武夷美食”为大家津津乐道。原因是,当地大力发展本土美食,全力以赴传播武夷味道,形成了“为一餐饭、赴一座城”的新局面。这也说明,有了传统文化的注入与支撑,行业便有了灵气与精神,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美,为后续发展积蓄了力量。
深挖传统文化内涵,需与时俱进,借助科技力量活化传承。近年,安阳市加快推进“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工程”,完成了分散在全球各地约16万片甲骨的数字化采集,促进甲骨文展示与活化利用。此外,安阳市还通过“元宇宙”讲解、云游安阳等方式,宣传本土文化。实践证明,城市文明发展要有历史文化的浸润和滋养,同时也要借助科技手段,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文脉绵延,不断书写文化创新传承的鲜活故事。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