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粮丰农牧稳大盘底气足

2023年01月04日 来源:驻马店市人民政府

  日均消耗面粉300吨,每分钟有800块面饼下线,研发的近30种速食产品风靡大江南北……元旦期间,在今麦郎(遂平)食品产业园智能化生产车间内,经过和面、压延、蒸煮等工序,一桶桶方便面装箱后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如今,像这样块头大、质量高、链条长的项目,正逐渐向驻马店集聚扎根,助推驻马店农产品加工业枝繁叶茂,也让驻马店在建设“国际农都”的进程中底气更足、步伐更稳。

  黄淮平原、沃野千里,驻马店有着发展农业的天然优势。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去年以来,驻马店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坚定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中国碗”盛满更多“天中粮”。

  藏粮于地,希望在田野。驻马店不仅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900万亩,还建成945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60亿斤粮食产能,稳居全省第二位,并实现夏粮“十九连丰”。

  藏粮于技,关键在种业。驻马店在“一粒种子”上持续发力,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专家陈剑平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开展种源和病害“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广,推广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不仅如此,驻马店还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推广应用“5G+智慧农业”新模式,提升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化服务水平,掌上操作“慧”种地,一幅传统与现代相融的盛景里,藏的是物阜年丰仓廪实。

  既要“碗中有粮”,还要“盘中有肉”。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同时,驻马店还大力实施“菜篮子”“肉盘子”“油瓶子”工程,全市肉、蛋、奶总产量,猪、牛、羊、禽养殖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并培育出全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牛肉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聚焦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红利,驻马店牢固树立“大食物观”,以“农头”连“工尾”、用“粮头”带“食尾”,持续延伸产业链、配套供应链,吸引一大批“链主”型企业入驻,形成了强大的集聚带动效应。

  坚持“三链同构”,依托粮食生产核心区优势,驻马店相继引进克明面业、思念食品、中花粮油等86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着力打造优质粮食品牌;

  锚定“全国一流、世界领先”标准,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内,世界级玉米加工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围绕一粒玉米“吃干榨净”的金玉锋大健康产业园即将投产,年产值可达180亿元;

  靠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先天优势,正阳县、新蔡县、上蔡县先后引进君乐宝、花花牛、牛硕牧业,“就地取材”建起了现代化牧场和加工厂;

  “夏南牛”的横空出世,促成了国家夏南牛核心繁育基地的建成,吸引了恒都集团前来结盟联姻,打造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总部经济”;

  紧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上蔡县上农、正阳县牧原等熟食加工项目,正在稳步向前推进。驻马店生猪外调正在由“调猪”向“调肉”转变,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产销模式已经建立,一个由上到下的全产业链已悄然形成;

  借着连续24年成功举办中国农加工投洽会的东风,催生了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并按照“全国一流、世界领先”标准,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国内一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国家“三链同构”的示范园区和国家农业对外合作开放的重要平台……

  链条越来越长、特色越做越优、平台越拓越宽,一系列农业“接二连三”的强劲带动效应正在天中大地持续释放。未来,驻马店必将持续在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上实现新作为,奋力谱写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筑牢发展基础。

编辑:杨露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