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战略”落地见效 引领漯河市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月23日 来源:漯河市人民政府

  中原食品实验室挂牌运行,助力漯河市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卫龙美味港交所上市,为漯河市食品产业增添夺目光彩;漯湾古镇及沙澧河文化风光带提升工程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漯河市文旅内涵;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活动在临颍县成功举办……今年2月份以来,漯河市围绕省委“十大战略”与漯河实际深度耦合,扎实推动一批重大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和重大工作、重大改革部署实施并落地见效,现代化漯河建设前进的步伐愈发铿锵有力。

  实施“十大战略”是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新阶段新特征,根据新形势新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于漯河市而言,大力实施“十大战略”,是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融入郑州都市圈的生动实践,是为漯河市长远发展锻造优势、夯实根基的具体举措,为加快推动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设注入了鲜活动力。

  用好关键招数提供支撑

  “‘十大战略’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放在首位,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足见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9月22日,由漯河市主导建设的中原食品实验室正式揭牌运行,“实验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全产业链科研转化体系逐渐形成。此外,漯河市紧抓人才引聚,统筹实施“百优计划”人才云招聘、倍增企业、高校升本等专项引才行动,常态化开辟招才引智绿色通道,进一步夯实了现代化漯河建设的智力支撑;做优生态内涵,在全省率先出台创新生态评价办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度,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考核位居全省第四。

  在这个万物皆“数”的时代,数字化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漯河市不断加快数字产业发展,引进豫信电科、南威软件、四方伟业等龙头企业,形成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以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双汇入选全省第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双汇“5G+智能车间”、卫龙“5G+制造云工业互联网项目平台”等入选全省5G重点项目,临颍县“5G+智慧辣椒种植”模式大大提升了农业数字化水平。

  不进则退,不走出去必退。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充分展现了漯河市对外开放的理念和姿态。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开通漯河—北部湾港—泰国(林查班)国际班列,进一步打通了我省经北部湾港出海的便捷大通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放管服效”改革中,努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等重点工作,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漯河市位居第五。

  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全面实施“十大战略”,既要着眼全局长远谋划,又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围绕现代化漯河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棒接着一棒干,一幅宏伟画卷徐徐展开……

  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建成后的漯湾古镇,成为漯河市文化旅游的新地标。漯河市坚持“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着力实施沙澧河文化风光带提升、漯湾古镇提升、贾湖遗址提升、许慎文化提升和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创建“四提一高”项目。“漯河市中国食品名城的名片越擦越亮,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市域一体化,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圈,拓展产业、科创、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发展空间;完善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城市“里子工程”“避险工程”,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通村入组道路、厕所、供电、安全饮水等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措并举打好夏粮、秋粮丰收战,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防返贫监测帮扶进一步加强,“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成果进一步巩固,各项增收措施落地见效;创建全域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六清”、治理“六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不断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前进。紧盯政策重点支持领域,谋划2022年度绿色低碳项目274个。中科新投(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可降解新材料80万吨,对缓解“白色污染”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能源、交通、环保、农业等领域转型升级。目前,市内公交全部实现新能源化,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

  抢抓机遇积蓄发展动能

  “目前,全国不少城市都在紧盯这一新业态、新赛道,抢滩布局。关键看谁能够率先抢占市场份额。”市委书记刘尚进到双汇工业园调研时说。

  9月28日,双汇第三工业园项目开工奠基。这将为漯河市打造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引领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市优势再造战略指挥部围绕“持续完善食品产业生态、完善立体交通枢纽体系、加快物流优势提档升级、强化项目支撑”4个方面谋划了12项重点工作。当前,平漯周高速铁路、许信高速、周漯平高速公路、漯河港(二期)等项目均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漯河市的区位交通优势、综合竞争优势日益凸显。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胆变革,才能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漯河市紧扣“换道领跑”这一主线,突出“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绘制重点新兴产业供应链全景图,加快推动市定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产、城、链、园、人、文”协同发展体系,提升食品名城的时尚度和国际化水平。百亿中大恒源阿洛酮糖项目建设紧锣密鼓,正大(漯河)现代食品产业园项目有序推进,漯河市致力将漯河微康益生菌产业园项目打造成全国领先的“益生菌+”产业基地。

  创新头雁领飞,改革筑牢基石。实施优势再造、数字化转型、换道领跑、乡村振兴等战略,必须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出台《漯河市全面深化改革战略2022年工作方案》,对9项31个重点任务进行台账化管理、项目化落实,乡镇管理体制机制、开发区“三化三制”、事业单位重塑、党政机构“后半篇文章”等相关改革有序推进,成效明显,为漯河市未来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

  未来的漯河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编辑:李连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