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保姆式”服务 高效助推重点项目建设

2022年11月28日 来源: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三门峡市大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抢抓项目建设“黄金窗口期”,奋力加压,确保经济发展稳步前进。

  针对重大项目的前期谋划、招商引资、手续审批、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工作,三门峡市更是为企业提供了“保姆式”服务,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天鹅之城”。

  谋划项目作为重中之重

  三门峡市始终把项目谋划作为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重谋划、强支撑,夯实项目建设基础。

  围绕提质传统产业,厚植传统产业基础优势,围绕黄金、铝精深加工、煤及煤化工产业,谋划总投资58.8亿元的宝武铝业年产60万吨铝合金铸造及深加工项目、总投资57.7亿元的新凌铅业多金属综合利用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44.7亿元的渑池县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谋划总投资28亿元的宝鑫电子年产4万吨动力锂电池负极专用铜箔项目、总投资9.4亿元的河南骏通工程车智能化改造及零部件加工项目、总投资7亿元的北京中科芯时代集成电路与新材料应用产业示范园区项目、总投资5.5亿元的德国卫士药业(三门峡)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提前布局未来产业,紧盯前沿新材料、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谋划总投资75亿元的灵宝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投资9.4亿元的灵宝市200MW/400MWh集中式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5.5亿元的MO源系列产品项目。

  抓招商加快项目签约落地

  三门峡市主要负责同志主动参与招商,加快签约项目落地。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市级层面招商活动50余次,多次召开合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项目工作,先后与湖南航天、湖南富栊新材、华润集团、深投控公司、易事特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0余个,对正在洽谈的多家央企30余个合作事项进行跟踪洽谈,成功促成中国中车集团轨道交通压缩套管项目、城轨车辆集成式车端箱等项目开工建设。

  创新实施“双链长”工作机制,政府层面由市级领导任链长,企业层面由龙头企业任链长,聚焦产业上下游衔接,引进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以布科思为“链长”,引进穿山甲年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工宇科技年产500台大型工业机器人等项目,壮大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以宝武铝业为“链长”,引进希格腾华年产30万吨再生铝、上海龙腾年产30万吨高端铝合金板材等项目,提升铝产业核心竞争力。

  聚焦三门峡主导产业优势,与央企合作。围绕与中国建材、中国黄金、中科院微电子所等13家中央企业签订的42个意向合作项目,建立了市级领导牵头、周通报及督导工作机制,促进中国建材集团投资44.5亿元的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投资15亿元的硫酸钙晶须及硫酸系列产品开发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291.57亿元。

  提升项目前期审批效率

  “因为我们企业的特殊性,当时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需要到北京办理,三门峡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积极和上级部门协调,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营业执照办好了。”宝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张鼎说。

  近年来,三门峡市提升审批效率,精简规范审批流程,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减至60个工作日内,实行承诺制的一般性备案类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全流程审批时间压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开发区内一般性备案类企业投资项目实现“全承诺、拿地即开工”。

  进一步压缩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承诺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建立重大招商项目联审联批机制,成立由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局等组成的市重点招商项目联审联批工作组,对重大招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手续问题,结合“豫事办”平台,通过“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等方式,提高重大项目审批效率,推进招商项目早签约、早落地。

  活动引领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0年以来,为检验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总结项目推动经验教训,三门峡市每年组织2次全市范围内的重点项目观摩点评活动,对8个县(市、区)、共计90余个重点项目进行观摩点评,推动各单位找准差距、认准不足、相互借鉴,进一步传导压力、增加动力,持续营造大抓项目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2021年7月以来,全省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三门峡市闻令而动,建立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三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谋划招商、审批推进、督导服务三个工作组,牵头谋划招商、审批推进、督导服务各项工作,形成了三门峡市级牵头总抓、各县(市、区)和职能部门协调推进的良好格局,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良好氛围,引领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选报“三个一批”项目445个、已投产达效279个,实现了“三个一批”项目滚动实施、压茬推进。

  多方保障,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2年以来,三门峡市共盘活停缓建重点项目19个,进一步激发了三门峡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此,该市制定《关于试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的意见》,探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弹性出让”的混合供地模式,大幅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和手续办理时限。尤其是在资金方面,制定印发《三门峡市金融助力专项银企对接实施方案》,建立金融机构月调度机制。2022年以来,共开展银企对接活动17次,对接重点项目135个,达成签约意向378.9亿元,已落实项目88个,授信金额144.49亿元。

  在政策方面,建立三门峡市“四保”项目白名单体系,推动资源向白名单汇聚、要素向白名单集中、政策向白名单倾斜。目前,三门峡市累计开展3批次“四保”白名单项目选报工作,选列“四保”白名单项目573个。

  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李敏告诉记者,2022年8月,受疫情影响,公司生产急需的液氮供货车辆从安阳发车到三门峡无法进市进厂,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部主要负责人迅速赶到高速路口,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说明情况,当得知货车是为“白名单”企业运输生产物资后,最终给予放行,该负责人还一路引导顺利将液氮运输到企业,使企业的生产得到了有力保障。

  “新项目早一天建成、新产品早一天下线,就可以早一天创造价值、早一天抢占市场。”在三门峡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周长青看来,重量级项目振兴一方经济,标志性项目改变一座城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三门峡全域内加速推进重点项目高效高质量建设。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