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网络购物节即将来临,各大网购平台陆续开启促销活动。11月3日,市消费者协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投诉中心结合近期消费热点,发布了消费警示。
“近年来,‘双11’促销周期逐渐拉长,活动形式也不断增多,消费者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提前做好规划选购商品,不要盲目跟风、囤货,避免浪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投诉中心工作人员提醒,购物时,消费者尽量选择口碑好、平台大、性价比高的商家。
消费者应尽量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官方认证的网站、APP或小程序等购物;切勿选择首页没有列出互联网信息备案、营业证照等信息的无证照经营商家。特别是在网购时,消费者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不要对商家或个人账户直接转账付款,以免财物两失。消费者一旦发现账户或银行卡被盗刷,不要慌张,立即拨打电商平台、发卡行、支付平台等售后电话冻结账户。
此外,近年来直播带货日益成为常见销售模式。但主播带货“翻车”事件也屡见不鲜。对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投诉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广大消费者在面对直播带货时要保持清醒和理智,选择正规平台且具有专业选品团队的头部主播,选择品质保证且有售后保障的商家和商品,不要被直播间营造的‘超高性价比’‘热卖’‘抢购’‘秒杀’等话术营造的氛围所迷惑,避免冲动下单、盲目消费。”
消费后,消费者应注意保存购物凭证,例如促销承诺、直播页面、聊天记录、购买记录等截图,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或收据,以备日后出现纠纷时有充足的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收取快递时,消费者一定要做好防护,安全第一。谨记戴好口罩,尽量做好消毒工作,取货时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可以优先选择“无接触”签收;拆取快递时,最好佩戴一次性手套,全程避免用手触碰口、眼、鼻;收取快递后尽量不要将包装袋带入室内,认真进行手消毒,并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进一步使消费者科学、理性、健康消费,避免权益受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拓展宣传形式,拍摄了短视频《理性消费别让网购“绑架”了你!》,将于“双11”前推送发布。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