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服务 稳就业 惠民生——安阳市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11月03日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

  人社事业与民生紧紧联系在一起,做好人社工作就是保民生、促发展。

  近年,安阳人社事业始终以推进改革、助力发展、改善民生为主线谋划发展蓝图,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安阳市人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我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公共就业服务质量,“稳”“保”就业成效显著。先后出台《安阳市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安阳市稳就业三十条政策措施》等措施,形成了新时期积极就业优先政策体系。5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37.9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11.3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累计3.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14.08万人。

  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市人社局大力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推进扩面征缴,各险种实现制度和人群全覆盖,不断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功能。截至目前,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0.29万人、295.84万人、51.6万人、49.5万人。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待遇确定和合理调整机制,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由2018年的2398元提高到2022年的2786元;伤残职工伤残津贴月人均增长835元,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月人均增长395元。

  “人才兴,事业兴”,人才资源始终是第一资源。近年,安阳市持续推进“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招才引智力度不断加大,人才集聚效果初步显现。累计开发人才岗位6.6万个,目前在招的有3.9万个,为各类企业引进大专及以上人才超过2.1万人,其中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其他特殊人才、青年储备人才4839人。全市建成2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先后招引127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来我市创新创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为了留住人才,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全市投入财政资金2.27亿元,筹建人才公寓5170套,供人才免费入住3年。“十四五”期间,我市每年还将新增5000套,预计到2025年年底,全市人才公寓将达到2.2万套。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是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就业、惠民生的有效途径。我市早谋划、早行动,对任务进行分解。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4.79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1.3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9.47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5.8%、152.3%、197.3%。此外,安阳市强力推进根治欠薪工作,不断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全市劳动关系愈发和谐稳定。5年来,共检查用人单位6500户,涉及劳动者10.83万人,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13232份,办结农民工欠薪案件1262件。劳动者薪酬待遇合理提升,最低工资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完善,5年来3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一类、二类、三类行政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由2017年的1720元、1570元、1420元,分别提高到2022年的2000元、1800元、1600元。

  “作为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职能部门,我们将找准人社部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统筹推进就业创业、人才人事、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党中央及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在人社系统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为人社事业增光,为全市大局添彩。”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程晓东说。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