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交通运输项目建设多点开花 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

2022年10月13日 来源:洛阳市人民政府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交通支撑力量。

  当前,洛阳市正围绕优势再造战略,不断提升城市枢纽能级、宜居宜业水平、青年集聚能力,加快建设平台型创新城市和青年友好型城市,做强交通枢纽功能,夯实平台城市基础支撑。

  近日,洛报融媒“总编一线行”活动聚焦交通枢纽,走进交通项目建设现场,近距离感受我市交通事业的巨大变化。

  织密路网,畅通对外大通道

  新安至伊川高速是未来洛阳“第二绕城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高速已实现全线主线贯通,建设进入冲刺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通车。

  偌大的山谷间,金属碰撞声不绝于耳,人车往来场面随处可见……近日,新安县的济新高速建设正酣。未来,该高速将成为洛济两地间重要通道。

  经济社会发展能否驶入“快车道”,路网支撑至关重要。

  今天的洛阳,交通运输格局日益扩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连霍高速、盐洛高速、栾卢高速横贯东西,二广高速、济洛高速、洛栾高速等纵穿南北,形成“三纵三横三环”的高速路网布局,高速公路从4条247公里增加到10条688公里;干线公路纵横交错,从19条1712公里增加到27条2439公里;农村公路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全市所有建制村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车。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干线公路为依托,农村公路、内河水运为基础,内外畅通的交通运输网络。

  “三位一体”,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洛阳市平台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着力打造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内联外畅的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按照该计划,我市立足“三项重点工作”,全力实施覆盖交通运输领域的127个项目。

  公路方面,加快推进济源至新安、栾川至卢氏等6个高速公路项目;推进国道208二淅线洛阳绕城改建工程等20个普通干线公路项目;加快建设乡村旅游公路、中国·伏牛公路和乡村振兴交通先行示范村。

  铁路方面,加快推进呼南高铁焦洛平段建设。

  水运方面,加快黄河小浪底库区港航建设项目(洛阳境)进度。

  航空方面,稳步推进洛阳北郊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加紧建设万安、栾川、洛宁通用机场。

  城市公共交通方面,积极推进地铁、公交两网融合,新增、优化公交线路,创新优化“轨道+公交”“轨道+高铁”“公交+高铁”等换乘模式。

  物流方面,加快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争创国家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示范城市、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国家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实现建制村直接通邮率保持100%、快递进村覆盖率达到100%。

  枢纽方面,建设洛阳龙门站、洛阳火车站、谷水、洛阳北郊机场等6大综合交通枢纽。目前,洛阳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投用,洛阳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南广场主体完工,中心城区“井字+外环”快速路网初具规模。

  惠民利民,发力枢纽经济

  今年暑期,我市南部山区成为许多市民避暑胜地,在栾川,游客从尧栾西高速龙峪湾站下站后直达景区。新安县铁门镇晁村依托“身边”的连霍高速,将远销外地的黄花菜变成群众的“致富菜”……

  近年,我市多次扩大高速免费通行范围,免费路段通行费由市财政统一缴纳;对二广高速城区段进行改扩建,改造提升沿线服务区、停车区;开通洛阳至济源、温县等多条城际公交。

  要想富,先修路,随着格局的日益扩大,交通惠民利民的“红利”也在不断释放。洛阳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后,获得一系列规划、政策支持。

  怎样通过交通枢纽建设为城市聚人气、财气和民心,让“枢纽经济”成为城市提质的“发动机”?洛阳交通“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瞄准中部崛起、区域协调发展、交通强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推动洛阳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通过建设新亚欧大陆桥发展轴、二广发展轴、沪洛银发展轴、济洛渝发展轴等国家级对外通道,提升洛阳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地位;实施高速公路串线成网、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工程,构筑多层级枢纽体系,提升洛阳枢纽城市能级。

  瞄准枢纽功能发力,助力平台城市建设,我市将继续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城市建设、重振洛阳辉煌贡献应有力量。

编辑:郭栩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