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个月,全市进出口166.9亿元,增长1.7%。许昌海关受理报关单6384单,增长136.9%,监管货运量2.7万吨,增长100.3%,监管总值5.1亿美元,增长148%;新增海关备案企业280家,目前在册企业2130家,增加15.1%;征收税款1.1亿元,增长543.9%。”日前,许昌海关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16年2月正式开关以来,许昌海关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及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工作,着力推动许昌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站式业务办理,整合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实现781项业务申请电子化,推进29种进出口监管证件联网验证。广泛宣传“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主动披露”容错机制等海关政策,进一步推广关税保证保险、汇总征税、自报自缴等便利措施,完善预约通关机制,实现“7×24小时”预约通关,全环节全流程开展通关指导,提高企业通关效率。加强信用管理和AEO高级认证企业培育,帮助辖区企业更好享受国际便利化通关措施。
创新监管,助力新业态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保税物流中心(B型)、保税仓库等开放平台“外贸引擎”作用,支持外贸企业用好保税政策,灵活选用分送集报、整报分送等模式,缓解企业仓储压力和资金成本。截至8月底,B保累计结关673单,货值12.1亿元,公用型保税仓累计进口426吨,货值3.7亿元。持续优化市场采购贸易监管机制,指导企业建立完善价格佐证、产地溯源、商品留样等制度,广泛宣传“简化申报,按章归类”“商品备案,清单申报”等市场采购贸易便利化措施,加强通关环节风险分析,联合商务、税务等监管部门开展异常企业调查,凝聚监管合力,保障新业态健康发展。今年以来,试点已备案企业159家,累计受理报关2933单,货值21.3亿元。
助企纾困,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梳理许昌市145家重点外贸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企业联络员机制,落实“问题清零”周反馈制度,及时为企业解决国外证书换版、疫情防控期间货运临时改舱、紧急订单查验等实际困难。增加线上服务,成立7个协调员小组,推广海关业务“一网通办”,对企业办理港口更改、补充证单等合理申请实行“先办后补”、快速办结。结合企业需求和产品特性,向辖区40余家企业推送国外预警通报“微信息”30余条,指导发制品、蜂产品等重点产业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保障进出口商品顺利通关。建立涵盖农食产品、竹木草制品等中小微企业档案,实施“一企一策”出口提质专项行动,助推迷迭香、飞镖靶、动物饲料等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减税降费,帮助企业节约成本。面向辖区15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原产地签证政策宣传,“一对一”进行不同自贸协定国家(地区)优惠税率分析和享惠指导。加强RCEP自贸协定政策推广,根据企业需求梳理纺织品、塑料制品等8大类产品享惠清单,指导企业择优选择原产地类型。结合“智能审核”和“自助打印”,为企业提供“签单即返”证书邮寄服务。优化减免税审核作业流程,联合电子口岸推广“智慧加贸”系统,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落实内销免征缓税利息政策,简化内销业务单证资料,降低企业成本。
“疫情背景之下,外贸下行压力增大,作为海关部门,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许昌海关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落实海关总署、郑州海关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各项措施,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工作,为许昌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