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在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西天坛村村民梁保丰家的打谷机前,开着大车小车来脱粒谷子的农民排成了长队,大家喜上眉梢,有说有笑。为啥?今年的新米价格每公斤又比去年提高了1元。
渑池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地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 常适宜谷子的生长。谷子收割后,经过加工就成为小米。当地种植 谷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所产小米米粒饱满、色黄如金、米油丰富 、黏性强、入口甘醇、清香宜人、回味悠长,被叫作“金谷”。由“金谷”加工的小米,在清朝时曾进贡朝廷,被称之为“贡米”。
目前,渑池县的谷子种植范围遍布10多个乡镇150多个村,种 植面积近2万亩。由于渑池小米营养丰富,市场供不应求,当地小米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3元左右,卖到外地的商场、超市,价格更高。当地农民通过对比,发现种植谷子效益非常可观,亩收入比种植其他农作物高出一倍。因此,近年来,谷子在当地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过去农民种谷子,不太重视新品种的选择,如今尝到了种谷子的甜头,把优良品种的使用和科学管理放在了重要位置。在仰韶镇后涧村采访,记者看到一位大嫂正在晾晒谷子,上前询问今年谷子收成情况,她笑嘻嘻地说:“今年我家种的3亩谷子收获大约1300 公斤,碾成小米能卖一万块钱吧,比种别的东西强。”大嫂表示, 明年要把5亩责任田全部种成谷子。
记者走访了渑池县仁村、洪阳、仰韶等多个乡镇,随处可见农民收割、脱粒、晾晒谷子和销售小米的场景。因为今年的新小米非常抢手,很多外地客户进村入户,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收购小米, 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