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用数据“说话” 亮政务服务成绩单

2022年09月07日 来源:鹤壁市人民政府

  日前,河南省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公布,我市营商环境排名全省第三,处于优秀水平,这已是我市营商环境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三。其中,一级指标“政务服务”方面,我市通过数字赋能,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连续4年实现全省排名第二。8月18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在市人民会堂召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登贺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成绩的取得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领导班子的团结拼搏、守正创新、务实进取、激情担当密不可分。该局坚持党建引领,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针对民生热点、难点、堵点、痛点,形成党组书记挂帅,班子成员牵头、党员带头,上下齐心的良好干事氛围。2019年该局成立以来,始终紧紧围绕“放管服效”改革目标和全市中心工作,坚持创新、数字赋能,每年成立以班子成员为组长的攻坚克难专班,分解任务、深入基层,全力推进理念变革、技术变革、业务变革、服务变革,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创造出多个全省乃至全国第一。近日,记者走进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为您揭秘我市政务服务“流量密码”。

  服务“零距离”,“智慧”远程办

  “月月麻烦永臣,今天下着雨还跑来帮我认证,感谢党和政府还惦记着俺!”近日,淇滨区钜桥镇岗坡村80多岁的焦成凤感激地说,由于瘫痪在床,每月的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认证工作,都是村里的党员武永臣上门代办。“大娘你客气了,谁家还没个老人,我动动手指就完成的事,不足挂齿。”武永臣从焦成凤家出来,又赶往下一个需要认证的村民家。

  党员帮群众代办业务并不是个例,那么他们是如何实现足不出户、人不出村远程办理相关业务呢?

  “我们依托政务数据中台系统,实现了党政服务平台App数据对接,用‘一张网络、一套人马’,以自助办和党员代办的模式实现了乡村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掌上可办,原来需要到县(区)才能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现在足不出户、人不出村即可办理,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政务服务环境科(审批改革协调科)科长高渐勇介绍,目前平台已实现市级22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在线申报,开通了疫情服务、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生活缴费等54个便民场景应用,注册用户超30万人,平均日活跃用户6000余人,总访问量超2686万次。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还荣获中国信息协会评选的“2020年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成功入选《2021信息化科技创新推荐目录》。

  推进数据互通共享,让百姓办事更便捷。除了交通不便、远在乡村的村民可以实现远程办业务外,许多住进新小区的城市居民,也享受到不动产登记“家门口办证”的便利。

  8月3日,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聆海御园小区售楼部,经过人证核验、上传材料、网上缴税等程序,不到半小时,业主梁先生就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办完相关手续,现场拿到了房屋不动产证。

  为进一步深化大数据场景应用,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不动产首套房“家门口办证”。“你看到的只是我们政务数据中台系统所发挥作用的一个小方面,以不动产交易为例,我们还有许多亮点。”高渐勇介绍,自去年起,局党组就下决心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做到不动产数据资源共享,建成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房产等数据库,打通了不动产交易登记网上缴税的“梗阻”。通过数据共享,收取材料数量由10件减少到3件,将商品房转移登记等主要业务由原来4个环节整合为1个环节,群众到一个窗口、一次性即可办完所有手续,并创新推出“不见面”办理模式,将抵押登记窗口下放到银行服务网点,通过金融机构的抵押贷款登记业务“不见面”办理率达到100%。通过综合运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移动办证设备等技术和硬件,推进不动产登记延伸服务,让老百姓实现不动产交易过户、缴纳税费、登记办证“一站式”办理,实现就近办。从去年6月上线至今,该系统已累计为18个小区、2977户完成登记发证,减少群众提交材料2万余份,压缩群众办事时间60%以上。

  据悉,此举也为全省乃至全国不动产登记“全域通办、不见面审批、一次不用跑”提供了“鹤壁样板”,成功入选了《2021中国信息化创新发展成果推荐目录》,获得“2021年度中国信息化数字政务创新奖”。

  小服务实现民生大愿景。8月18日,我市又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二手房“家门口办证”。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在局党组的率领下,从上而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开发出的政务数据中台系统为支撑,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方便、高效、快捷的服务。

  “智约鹤城”,政务更好办

  “群众办事大厅温馨、智能,无论外观展示、服务态度,还是实际操作,处处体现着智能化和数字赋能的‘高大上’,参观学习中我收集了不少办事指南,拍下很多照片。”8月4日上午,许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来鹤学习考察团成员徐丹丹说,鹤壁市营商环境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三,“政务服务”指标尤为突出,这次他们是专程来取经的。

  考察团成员对我市政务服务大厅综合建设、窗口设置和信息展示赞不绝口,当他们走到企业开办“一窗通”线下服务专区时,被眼前所展示的鹤壁市优化营商环境开办企业红色大礼包所吸引,营业执照办理、企业公章刻制全部免费……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企业代表不能到现场领取,他们还可以免费邮寄过去,窗口实现了企业在线下服务专区申请设立登记“最多跑一次”,办理营业执照、公章备案刻制等事项1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当记者来到市政务服务大厅二楼不动产交易中心时,看到一位身着工装的女工作人员快速游走在各个窗口和待办事群众之间。“这名工作人员可真不错,刚领着一名现役军人在相关业务窗口办理业务,当看到我们时就忙询问需要什么帮助,并协调空号窗口。”让现场办理不动产业务的一对老年夫妇连声称赞的工作人员是大厅不动产业务专区工作人员宋春霞。

  宋春霞腼腆地笑着说:“房子是老百姓的重要财产,通过‘智约鹤城’是节省了不少办事群众的时间,但是为了关爱特殊群体,帮群众减少办事时间,我就多跑跑腿、多操操心,提前给大家解疑释惑,都是份内事,也没啥。”

  在大厅里,记者还发现,这里办事的群众并不像往年那样人头攒动,每个窗口前等待办事的群众不多且秩序井然。市行政服务中心指导督办科副科长范磊解释:“为了解决群众排长队办事难题,局党组找到一个突破口——‘智约鹤城’。2020年9月该系统上线,集预约取号、提醒等待、智能导引等功能于一体,解决了群众排队长、常排队等难题。除了你看到的人工服务外,我们还推出了更智能的自动调节窗口人员系统。依托‘智约鹤城’,实时监测大厅各窗口运行情况,系统自动调节窗口人员,减少办事群众等待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范磊介绍,加之24小时自助服务区的建成投用、周六延时服务的实行,推动了政务服务由“5×8小时”向“7×24小时”跨越,切实解决了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问题。

  “我们局党组还格外重视为中小微企业、三农等提供线上融资服务,通过整合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数据资源,建成全省首个市级普惠金融共享平台,实现了政金企三方共赢,如今满足条件的个人也能通过平台实现贷款。”市口岸办副主任申健介绍,今年年初以来,嵩山实验室按照省数字化转型战略要求,一致选定我市普惠金融共享平台,成为全省政务系统首个内生安全技术示范应用场景。平台入选了河南省工信厅“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获得中国信息协会颁发的“2021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目前平台已入驻13家金融机构,占全市金融机构总量的100%,上线产品104款,授信金额104亿元,放款金额68.7亿元,入库白名单1481家,占比全省第一。平台贷款业务全流程高效、便捷,平均周期为23天,为我市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以政务数据中台系统为依托,完成了智慧大厅建设,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努力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办多件事”。

  近段时间,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数据资源科科长王巍每天都奔走在第二批各项“一件事”办理流程确定会上,“局党组高度重视‘一件事’建设,自2021年10月我们在全省率先实现70项‘一件事一次办’后,今年又马上投入新一轮民生高频热点事项,如办理公积金、入学等第二批30项‘一件事’套餐式集成服务中去”。

  为此,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成立工作专班,自上而下层层压担,形成联办清单、梳理办事流程、调整审批权限、编制办事指南……接收到局党组分解的任务后,王巍每天和各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反复开会研讨,从办事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着手,不断优化第二批30项“一件事”办事改革工作。

  “无形之手”总控,“秘密武器”亮相

  记者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采访中发现,一项项全省率先、一次次开创先河、一个个“鹤壁样板”的背后,大家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政务数据中台系统”,那么它究竟是什么秘密武器呢?

  “通则不痛,要想彻底解决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痛点,必须打通各项业务之间的壁垒。”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海军说,“以民生热点不动产交易为例,在没有政务数据中台系统之前,无论是炎炎酷暑还是数九寒天,有人凌晨就搬着小板凳排队抢号,更有甚者前一天工作人员下班出门就能遇见群众在排第二天的号,党组一班人和同志们看着既心疼又无奈。再看办事大厅,人山人海、办事效率低,还滋生了许多高价‘黄牛号’。”

  于是,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下定决心,政务服务不仅要改,还要改好。随着网络的发展,大部分政务部门开通了独立的办公局域网,单项业务可在线上办理,但是涉及综合业务的事项,仍需群众“跑断腿”办理,个别业务审批甚至需要跑半年之久。如何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一网通办”成了当时局党组最大的课题。

  “2019年,我在北京开会时听许多专家提到一项综合性数据平台,几乎可以扩散服务至全网,这就是你问到的‘秘密武器’——数据中台系统。”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登贺介绍,会议期间他多方咨询,向有关专家请教相关建设事宜。

  “得知数据中台系统效能后我很兴奋,困扰我们的难题有答案了,马上发微信给领导班子,让大家着手准备。”吴登贺介绍,开会回来后,他立即召开党组会议,组织班子成员快速反应,分头搜集资料、网络学习、技术问询,最终确立了政务数据中台系统的雏形。

  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卢轶鲲将局党组思路与自身专业技术相结合,率人仅用时20天便将数据服务中台系统建成。“数据服务中台系统是建成了,如何尽快投用呢?我们做的第一个服务项目便是全省首个市级普惠金融共享平台,从最初服务中小微企业,到现在可实现市民个人贷款申请。”吴登贺介绍,“紧接着,我们局党组一致决定,拿民生实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不动产交易’作为切入点,打通政务数据中台系统服务脉络。最难的拿下,其他的便不在话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局党组成员分头行动、多部门奔走协调,快速打通了“不动产交易”一网通办,其他各项政务服务通过政务数据中台系统逐步实现协同办理。如今的政务数据中台系统通过汇聚、清洗、治理各业务领域数据,建立起全市统一的数据支撑体系,打通各行业、各部门数据壁垒,汇聚数据7613万条,为全市246个部门提供数据批量交换服务4600多项,发布身份证、机动车、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婚姻、社保等服务接口186个,扭转了我市政务数据利用率低、数据重复等一系列问题,全面提升了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基础支撑能力。在2021中国大数据产业创新大会上,政务数据中台系统荣获“2020—2021中国大数据产业创新应用样板工程奖”。

  如今,再走进市行政服务中心,多年前的长龙队、密密麻麻的办事窗口不见了,群众或线上办或预约办事、随办随走。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这只“无形之手”的总控下,“秘密武器”——政务数据中台系统使“多件事”变成“一件事”,使得群众、企业办事从“单件事”向“整件事”迭代,减窗口工作也逐渐形成“滚雪球”效应,不断走向深入。

  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的带领下,全局上下瞄准“全国一流”定位,叫响“鹤壁模式”品牌,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弥合数字鸿沟,统筹城乡、区域和群体间信息化建设均衡发展,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的软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全力打造全省智慧政务大厅建设新标杆,推动更多‘一件事’落地落实,让办事企业群众体验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政务服务。同时,朝国民经济和社会治理方向探索新路径,建设市市域治理指挥调度中心,对我市经济运行、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所有系统做到精准定位、源头分析,构建起一张市域一体、扁平高效、全域联动的现代化指挥网络。”谈到下一步工作,吴登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编辑:安艳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