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2年1-7月份许昌市5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1个省控断面水质达到Ⅳ类,达标率100%。北汝河和麦岭地下水井群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类别均达到Ⅲ类,达标率10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许昌段)水质类别达到Ⅱ类,达标率100%。
首先是护好水。许昌市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开展水源地环境违规问题清理整治和“回头看”,完成了7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评估,许昌市7个县级以上水源地和59个乡镇级水源地已全部按照要求划定了保护区,持续推进559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提高水源地保护水平。开展专项行动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组织对2021年全省专项行动发现的15个问题整治情况开展了两次“回头看”,对新发现干渠保护区垃圾堆放问题8处、污水排放问题2处,已经全部立行立改。
其次是去差水。对主要河流的水质信息进行实时、准确、有效的监测管理,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在线监控、追踪溯源、立即整改”快速反应的闭环机制,实时监控水质在线数据变化趋势,当日分析、当日通报、当日督办、当日整改,问题不过夜,确保河流断面水质达标。对出现水污染的河段,采用预警专报模式,做到提前预警、提前响应、提前管控。2022年以来共发送预警专报83期,限期整改9期,整改不力催办5期,利用市政府周交办平台交办问题4次。每月开展生态补偿与水质排名考核,今年以来共收偿县(市、区)资金1710万元、补偿370万元,通过问题交办、资金奖惩等手段督促属地及时开展问题整治。
再次是治污水。做好企业排水水质保障,组织开展了涉水企业大排查大整治,对许昌市16座污水处理厂及其他涉水企业开展了全面排查,督促企业加强污水处理涉水运维,确保每日排入河道的77.7万吨中水水质稳定。建立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监管执法体系,开展了排污许可证检查专项行动,共排查许可证企业1277家,查处整改企业59家。常态化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定点医院、隔离点和污水处理厂加强监管,联合卫健等5部门开展了医疗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工作,确保医疗废水达标排放。
最后是净河水。许昌市水生态修复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累计建设9块人工湿地,约870亩,总处理规模36.32万吨/日,正在建设人工湿地2处共120亩,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河道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利用中水补充河道生态基流,起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作用。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完成了25处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市16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均优于一级A的基础上,市区清潩河沿线6座污水处理厂5座已经完成了提标改造,排水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总规模4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1%。中心城区年再生水使用量3713.02万立方米,年处理污水总量10858.63万立方米,非常规水源利用率34.19%,非常规水源利用工作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