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19日从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获悉,日前,开封市所完成的省市联动科技项目“开农系列高油酸花生遗传解析与优异种质创制”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在国际上实现了高油酸花生栽培种基础研究的突破,为我国优质花生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据介绍,“开农系列高油酸花生遗传解析与优异种质创制”项目,完成了国际上首个高油酸花生栽培种即我国高油酸花生骨干亲本开选016的从头测序工作,利用Pacbio测序平台和Hi-C技术完成了建库、测序和组装,基因组拼接大小占全基因组的99.2%。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控制产量(百果重、百仁重和单株结果数等)和品质(油酸、亚油酸、脂肪和蛋白质等)主要性状的显著位点(SNP)41个。
根据全基因组测序,综合利用常规育种、回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品质测定等技术,该院目前已创制出高油酸高产、高油酸高脂肪花生新种质10个。育成并通过国家登记的花生新品种8个,其中高油酸花生新品种3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0个,获授权4个;发表相关科技论文10篇。研究建立了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在开封市县区及周边建立示范基地34个,累计示范推广195万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花生因有助于延年益寿而被誉为“长生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食兼用作物和第二大植物蛋白质来源,我国花生单产、总产和消费量均居于世界首位。相关专家表示,该项目的完成将极大地促进高油酸花生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学的快速发展,提高花生遗传改良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培育更高产、优质、抗病、安全新品种,对促进我国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梁倩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