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暴雨袭击商丘,市区降雨量达到80毫米以上。商丘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提前部署防汛工作,并已启动市区21处积水点改造。积水点改造涉及哪些方面?当强降雨到来时又如何应对?具体效果如何?记者前往商丘市区以往比较容易积水的路段一探究竟。
应急响应 快速排水
6月27日,商丘迎来今年首次大范围强降雨。市、区两级城管部门提前集结城市防汛突击队1000余人,于深夜进入指定防汛位置,严阵以待,做好值班值守。暴雨期间,城管系统防汛突击队员坚持一线巡查,必要时立即打开雨水箅子、设置警示标志、开始抽排积水作业等,积极应对强降雨。
6月27日上午10时许,降雨仍在继续,记者来到神火大道与宜兴路交叉口的运河桥边。一辆紧急排水车在待命,商丘市睢阳区市政建设局旧改办工作人员正打着雨伞,在现场开展防汛工作。“我们提前一天部署好了防汛工作,凌晨5时,工作人员就来到了这里,打开了窨井上的雨水箅子,设置好了警示标志,一直忙到现在都没有休息。”工作人员说。
记者看到,现场路面基本没有积水,雨水都流到了窨井中,然后通过管道,顺利排到了运河里。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在现场一直要值守到雨停,因为怕有树叶等杂物堵塞管道,要及时清理。另外,如果积水过深,要及时启动紧急排水车进行抽水,“一旦发生汛情,我们会及时向防汛指挥部报告”。
在运河桥的西侧,路面已经挖开,施工机械轰鸣,现场工人正在冒雨铺设下水管道。这里是市区21个积水改造点之一,积水点改造工程是市里重点项目之一。工人将路面破开后,重新挖了排水沟,铺设了下水管道。改造后,雨水可以顺利排入运河,有效解决了路面积水问题。“现场有8位工人,已经施工好几天,工程完工后,能够更好地解决路面积水问题,方便市民出行,消除安全隐患。”商丘市市政工程总公司现场负责人说。
积水区域 变得通畅
据悉,今年年初以来,商丘市高度重视城区防汛备汛工作,根据2022年中心城区积水点改造整治计划,3月份开始对城区道路雨水管网进行了清淤检测,重点排查混错接及病害情况,截至6月26日,全市完成清淤检测369.1公里,其中市级完成145.5公里、梁园区完成58.7公里、睢阳区完成31.1公里、示范区完成133.8公里。
商丘 市城区河道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商丘市领导指示精神,商丘市城管局联合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市审计局等相关部门对城区积水区域进行摸底排查,对排查梳理出的21处积水点实施整治改造。
工作人员说,目前正在实施九州路(运河桥—南京路)、学院路(宇航路—珠江路)、宇航路(学院路—包河)等路段雨水管网建设任务。已完成宋城路(名门城北门—蔡河、文庙路与宋城路交叉口西北侧)、淮河路(蔡河—神火大道)、建设路包河桥西侧、南京路与凯旋路交叉口西南角、田园路与夹道街交叉口区域、新兴路与示范路交叉口区域、宇航路与神火大道交叉口、宇航路(凯旋路至十八中)、车城路与富商大道交叉口等多处积水点改造任务,其余积水点正在加快实施。
编辑:王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