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市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市区初中招生由各区负责组织的第一年。为深入贯彻中央“双减”政策和我省有关措施,全面落实各级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营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安阳市市辖各区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制定了今年市区初中的招生工作方案。6月15日上午,针对安阳2022年市区初中招生工作,安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艳在发布会上首先介绍了总体情况,安阳市2022年市区小学毕业生共计19619人,各区人数均有所增长,其中文峰区增加731人,是学生人数增长最明显的一个区。考虑到后续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等因素,全市共设定招生计划2.1万余个,为家长和学生们提供了充足的学位选择机会。
黄艳介绍说,今年招生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一、做好市级统筹,保持招生政策稳定
今年是第一年由各区组织市区初中招生,市教育局立足于稳定交接工作和圆满完成招生任务,在各市区初中按行政区划确定招生范围的情况下,与去年相比,招生对象、招生条件、招生方式基本不变,努力保持政策稳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区初中招生范围基本不变,群众认可度相对高的初中学校仍设置了跨区域招生计划。二是招生方式不变,仍采用电脑派位方式招生,志愿设置方式仍为2批次6个志愿。三是招生录取时间、招生流程、报名方式也与去年基本保持不变。
二、深化义务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更加惠民利民
1.加大公办学位供给力度。各区按照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改革。文峰区新组建了4中中华路校区、5中东校区,北关区组建了7中西校区、胜利中学南校区,殷都区组建了21中西校区,龙安区组建了龙安实验中学,提供了大量优质公办学位供学生们选择。
2.抓好民办学校治理工作。正一中学初中部、昼锦中学高新校区和龙安校区采取“停招不停办”的方式,今年不再招收七年级新生。同时,文峰区、龙安区分别组建了5中东校区、龙安实验中学,招生计划保持稳定。
3.将分配生计划占比提高至70%。分配生政策是落实“双减”意见和措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几年,安阳市市区分配生比例稳定保持在60%左右。为促进学生减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经研究,从2022级初一新生开始,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扩大分配生比例,2025年初中升高中时,分配生比例将达到70%。
三、加大招生工作规范力度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招生文件要求和集中整治“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有关精神,市教育局制定了《安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从招生时间、招生范围、招生宣传、招生录取、分班与学籍管理、收费管理等方面规定了“二十条禁止”,进一步细化招生纪律,特别强调了公办初中不择校等具体要求,并列出具体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黄艳在发布会上还通过媒体与广大家长谈了谈关于择校的问题。她表示,择校是家长基于惯性认识,为了满足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的心理预期,采取的一种教育行为。坦率地讲,在过去特定的教育发展阶段,由于投入不均衡,生源不均衡等诸多原因,各地中小学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名校”,义务教育阶段也有所谓的“名校”。但是,随着教育高质量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迫切期待,均衡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首要追求。从教育投入到招生入学,再到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越来越导向均衡。通过招生政策促进生源均衡,通过县管校聘等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师资均衡,通过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促进学校均衡。可以说,“名校”已逐步淡化,更多群众信赖的好学校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成为家长信赖的好学校。这从每年电脑派位第一志愿报满的学校越来越多,可以得到充分说明。这也说明家长对于学校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同时,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识到,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绝不是决定性因素。我可以负责任地对家长朋友说:没有一所学校可以保证孩子的成功,但我们一直在努力,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乐园。
今年全省招生进一步从政策上遏制了择校行为,主要表现在:首先政策不允许择校,根据教育部招生工作“十个严禁”,安阳市教育部门也制定了招生工作“二十条禁止”,对禁止择校作出了明确要求。其次,教育政策改革也体现了不能择校,比如中考体育从原来的70分调整为100分,其中七、八年级各有15分过程性评价成绩,择校造成的“人籍不一致”将影响平时成绩的取得,直接影响到中招成绩。还有,按照高中招生分配生政策有关要求,择校也会影响到孩子考高中,因为择校生不能享受分配生政策。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市教育局采取了加大分配生比例等措施,刚才我也介绍过,今年的市区小学毕业生将来中考时,分配生比例将增加到70%。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中小学校都更加注重按学生成长规律办学,作为教育部门,我们呼吁广大家长,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择校是没有必要的,家门口的学校就是好学校,我市每所初中都是孩子成才的摇篮。
黄艳表示,下一步,安阳市教育局将进一步落实中央“双减”意见,持续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促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营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
教育事业是基础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教育系统将紧跟时代所需和家长所盼,以更加饱满的干劲、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市建成“一个强市”、实现“八个领先”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