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今年将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坚持人民至上,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全力交出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实施教育投入倍增计划
加快甘棠学校、甘棠幼儿园、北环路小学、向青路小学、市技校改建等5所市直学校建设;推动市一高新建、南山中学、张湾中学、张湾小学等项目尽快开工,新增学位1.2万个以上。
抓好全市93个中小学新改建项目,新改建公办幼儿园11所、增加学位3000个。
抓实“双减”落地,常态化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实施教育教学名师涵养工程,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加快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独立设置进度,力争职教园区在校生规模达到5万人。
实施医疗达标提质计划
依托市中心医院、黄河医院、市中医院,持续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心脑血管、肿瘤、康复等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特色专科诊疗中心,打造名医名科名院。
重点加快市中医院迁建项目建设,打造黄河金三角地区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异地诊疗治疗一体化,实现线上诊疗、线下治疗同步切换,力争数字化、智能化远程诊疗全覆盖。
实施保障扩面提标计划
在原有的民生保障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群体、提高保障标准,实现应保尽保、能高尽高,重点落实好225项财政惠企利民补贴政策。
加快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保障大病向保障慢病小病延伸。
进一步完善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持续抓好免费“两癌”筛查,完成筛查1.67万人。
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落实,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以上。
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以上。
实施生态移民搬迁计划
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程,聚焦偏远山区的3000余户群众,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及早推动实施搬迁。
优先启动地质灾害搬迁工程,重点对地质灾害隐患点588户2526名群众实施搬迁,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