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将古城区扮靓 让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

2022年04月18日 来源:开封市人民政府

  4月17日,在这暖阳和繁花簇拥的开封古城区,记者看到,铁塔公园改造提升项目、水系一期工程项目、阳光湖片区项目……一个个具有中国古典内涵、充溢着大宋历史文化元素的建设项目,正分期、分批、分步骤、有条不紊地实施,在不远的将来,即将以靓丽的身影映入世人眼帘,成为开封古城的新亮点。将开封的老城区扮靓,让八朝古都重放异彩,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是开封市委市政府肩负的重任。

  据悉,根据《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开封古城墙合围的宋都古城核心区正是需要保护修缮的区域。开封通过文态塑魂、业态引导、形态提升、生态修复,实现古城“四态融合”,在这里开启宋都古城“全域保护、全域规划、全域管理、全域经营、全域旅游”5个“全域”的保护发展新模式。开封市制订的《开封市城市更新试点工作方案》中,将宋都古城核心区作为城市更新先行启动区,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全力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韧性、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千年铁塔、百年河大,这是两个彼此毗邻又相辅相成的开封历史文化元素。多年来,铁塔公园这个北宋皇家园林所在,仅仅是以一个旅游景区存在的,门票经济占主导地位。园内虽有巍然屹立千年的开宝寺塔(铁塔)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但一直没有开辟与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联通、整合后全面提升古城价值的有效途径。今年,开封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铁塔公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该项目占地41.6公顷,计划通过改造公园及其周边道路管网、配套设施、绿化景观,推进“千年铁塔”和“百年河大”深度融合,把过去收费的4A级景区,打造成一个向市民群众、河大师生和广大游客免费开放的文化休闲场所。昔日购票才能游园的历史,将在开封为民造福的情怀中被彻底改写。

  为重现北宋水上交通的风采,打造开封旅游亮点,开封市打造了洋溢着浓重大宋文化色彩的大宋御河。目前通航的大宋御河,贯通龙亭湖、包公湖两大主要景区,包含包公祠、西司、七盛角、清园、文化客厅5个码头。开封正在着力打造的水系一期工程,全长2.5公里,包含大宋御河在内。一期工程连通龙亭湖、铁塔湖,将龙亭湖周边国家5A级景区清明上河园,国家4A级景区龙亭公园、中国翰园碑林,国家3A级景区天波杨府,以及包公湖周边的国家4A级景区开封府、包公祠有机联系起来,是开封着力打造的“一水四湖十八景”的重要一段,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预计今年5月底完工。竣工后的水系一期工程,不但延伸了大宋御河的游程,而且增加了城市抗御水涝灾害的韧性,在极端天气情况下避免水灾险情发生。一旦遇到重大水患,联通的古城河湖水系会通过及时疏浚予以消解。

  阳光湖,一个美丽的名字,多年来却是一片杂草丛生、周边布满老旧居民区的荒芜坑塘。经过整体规划的阳光湖片区项目,占地41.5公顷,南至曹门大街,西至内环路,北至明伦街,东至内顺城路。项目打造完成之后,不但具有国际标准的黄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会议接待中心,还有国际社区、明伦天地、滨水休闲商业等相关设施。该项目完成后,这个集滨水商业、文创体验、会务住宿、品质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时尚文化活力区将为明天的开封增添新的光彩。阳光湖片区建成后,不但极大改善古城人的居住环境,有效助力河大“双一流”高校创建,还会成为开封市环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开封的先行样板。

  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古城保护与修缮的成果?开封市为此制定了基础设施提升改造3年工作目标,目前,开封市各级各部门正紧密配合、相互联动、倒排工期、加压驱动,克服一系列难题,只为确保重点项目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如期完成,给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编辑:王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