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反诈中心发布防范提醒 开学季,这些诈骗方式要警惕

2022年02月24日 来源:焦作市人民政府

  新学期已开始,孩子们返校上学,而此时一些不法分子也瞄住学生和家长,想要“捞一笔”。近日,市反诈中心发布开学季防诈骗安全提醒,希望家长和学生认清此阶段电信诈骗高发类型,注意自身财产安全,以防被骗。

  通过微信群发布各种信息,如今成了老师和家长常见的沟通方式之一。很多家长可能想不到,有些不法分子会进到微信群里冒充老师进行诈骗。不法分子多利用一些群聊没有设置验证机制等漏洞,或直接盗用微信账号等方式进入班级微信群,然后在群内观察老师的活动规律、发布消息风格等,觉得时机成熟后就会克隆老师的头像和昵称,冒充老师在群内向家长收取费用。收款后,不法分子会立即退群,逃之夭夭。

  “开学季,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诈骗方式。很多家长之所以被骗,一方面是没有及时与老师或其他家长核实信息真伪,另一方面是看到‘老师’收取的‘资料费’金额不大,便放松了警惕。”市反诈中心民警称。收到此类信息时,务必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等形式与校方或其他学生家长进行核实。此外,老师也要提高警惕,切实对入群人员及群成员进行有效管理,一旦发现群内有诈骗或其他违法行为,要第一时间通过正规渠道发布澄清信息并及时报警,避免家长上当受骗。

  除了最常见的冒充老师收费诈骗外,广大中学生等也要提高警惕,在微信上遇到亲友、同学声称急需用钱,需要转账、扫码等资金流出操作时,一定通过电话先行确认,切勿随意转账。“焦作市以前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一名高中生在网上遇到所谓的‘同学’,对方称母亲生病急用钱,想先借一些钱治病救人。该学生用母亲的手机转账几千元后,才得知同学的QQ号被盗。”该民警说。

  目前,学生群体遇到的高发诈骗类型还有购买游戏装备诈骗、刷单诈骗、抢红包诈骗等。广大家长不要随意将银行卡的支付密码等信息告诉孩子,并加强对孩子在使用手机、社交软件、支付工具方面的监督与教育,提醒孩子网络环境复杂,不加陌生人,不贪心,不好奇。此外,还要增强孩子的个人资料信息保护意识,让他们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家庭及家长电话号码、银行账号等相关信息,更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等私人信息。

编辑:杨露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