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品年俗味道 赏文化大餐

2022年02月08日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

  春节期间,市博物馆、市图书馆为市民送来一波又一波的文化大餐。“甲骨文书签贺新春”“版上天地——安阳博物馆藏木刻版画”“瑞虎贺岁——虎文化图片展”“安阳文化大讲堂公开课——邱鹏栋《华佗五禽戏》”“数字阅读推广春节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有的市民还学着自己绘制了甲骨文书签、书写春联等,晒出了假期的书单。

  农历大年初一,网友“强”在微信朋友圈为孩子打卡,内容是参加幼儿园开展的“知年俗、拜年乐”活动。据网友介绍,活动从年前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正月,“打卡只是形式,为的是增加仪式感,每次孩子都能在线上学到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还挺方便的。”网友“强”说。网友“西西”则是从假期开始就在网上搜集年俗知识,讲给孩子听,并通过包饺子、蒸花糕、剪窗花等家庭活动让孩子参与进来。“特别喜欢支付宝写福字的游戏,这次写了不少并通过网络送给了亲友。一些平台还发布了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红包封面。我在微信家族群中用这个给家人拜年,亲戚们都说很有特色。”网友“青梅”说。网友“欣然”感叹:“今年我市推出的两张拜年图片特别有地方文化特色,大红底面配有金色甲骨文‘降福无疆’字样与绿色的亚长牛尊,发朋友圈时配上这两张图片棒极了,身边不少朋友都在用。”“今年春节前,殷墟景区数字藏品亚长牛尊发售,上线不久就被网友一抢而空。春节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更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在这样的日子里,发布相关的文化藏品,传播传统文化自然极受欢迎,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网友“洹水”认为。

  采访中,也有网友表示,如今,新的拜年与祝福方式为节日赋予了新内涵。很多传统年俗、传统文化、传统技艺通过网络走到了大众面前,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与发展。新时代,年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都应该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为更多人送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大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

编辑:王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