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证后,咱就是匠人了!”日前,从洛龙区首批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班结业,李国峰的心情格外好,对即将到手的“双证”,他充满期待。
李国峰期待的“双证”,是人社部门发放的砌筑工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和住建部门发放的砌筑工职业培训合格证。前不久,洛龙区人社局和住建局联合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李国峰是首批50名学员之一,经过5天的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他顺利通过考试。
“这次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我帮助很大。”李国峰今年40岁,常年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但由于没有技术,只能做些零工,活儿没少干,工资却比别人低一截。听说洛龙区要举办首批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班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并如愿走进建筑职业技校。
理论课老师是大学建筑系教授,实操课老师是从大企业请来的高工……提起刚结束的培训,李国峰直言“长了见识”。“以前在工地上,别人咋干咱咋干,但为啥这么干,谁也说不清。”他说,经过这次培训,自己心里的许多疑问都有了答案,而且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培训持证给李国峰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工作更好找了,钱挣得更多了。如今,随着洛阳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 技能洛阳”建设工作稳步开展,更多像李国峰一样的劳动者,通过培训持证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就业渠道,实现了技能增收。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自《洛阳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 技能洛阳”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以来,洛阳市先后召开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 技能洛阳”建设现场会,公布首批75家技能人才评价机构,日前又出台了“人人持证 技能洛阳”建设首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明确今年2月底前,以各县区为单位,完成首批职业技能培训任务。
针对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洛宁县开展家政服务培训班,首批84人取得证书;宜阳县举办焊工、中式烹调师、艾灸师培训班,首批培训379人……根据方案,首批培训,各县区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摸清底数、结合实际、细化项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让有意愿、有需求的群众通过培训实现技能增收。以洛龙区为例,针对辖区劳动力特点,该区确定了建筑工、电子商务师、养老护理员等8个培训项目,计划在春节前后完成1400人的培训发证任务。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深入摸底调研,全市首批职业技能培训目标任务确定为23173人,涉及培训项目百余类。其中,涧西区5286人、孟津区5062人、新安县2066人、嵩县1740人、洛龙区1400人、偃师区1310人、汝阳县1156人、洛宁县1153人、宜阳县1015人、伊川县800人、栾川县700人、老城区460人、瀍河区435人、伊滨区300人、西工区290人。目前,各县区正按计划压茬推进,确保首批培训取得实效,争取以培训率、持证率为抓手,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率和增收率。
编辑:郭栩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