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积极引导慈善资源 助力民生保障

2021年12月13日 来源:开封市人民政府

  记者12月11日获悉,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开封市今年积极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引导慈善资源助力基本民生保障,将“慈善力量”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弘扬慈善文化 营造浓厚氛围

  今年是第六个“中华慈善日”和第七个“99公益日”,为进一步扩大慈善事业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效果,开封市举办了“中华慈善日”暨“99公益日”宣传活动。以“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部署。活动突出民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向前来参观的市民介绍《慈善法》的相关知识和“99公益日”捐款方法,鼓励民众以献爱心、做志愿者的方式参与慈善。创新宣传方式,充分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有机整合“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大力宣传“人人可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理念,为慈善事业助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氛围。

  培育慈善组织 拓宽参与渠道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要发展慈善事业,首先要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今年以来,开封市加大县区慈善组织建设的推进力度,多次深入各县区进行督导,各县区均成立慈善总会,实现了全市县区级慈善组织建设全覆盖。同时将慈善工作站和社工站同建双推,逐步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慈善网络全覆盖。充分激发各类慈善主体活力,引导支持慈善组织结合自身优势,以各类社会救助对象为重点,广泛开展扶贫济困、赈灾救孤、扶老助残、助医助学等慈善活动。积极协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动员社会公众为慈善事业捐赠资金、物资和提供志愿服务。倡导各类企业将慈善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捐赠、支持志愿服务、设立基金会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支持和推动乡村开展互助互济活动,鼓励全民向善,人人行善。

  开展捐赠活动 募集爱心善款

  聚焦乡村振兴,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贴近群众需求,精准对标施策,通过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聚资源,为民生保障“补短板”“救急难”“兜底线”。精心组织“99公益日”活动。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开封市开展携手慈善、共建和谐“爱心一日捐”“99公益日”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上下联动,抓好落实,全员发动、广泛宣传。活动三天共动员92万人次参与,募集善款6085万余元,在全省市级慈善会排名第5名。开展防汛救灾公开募捐活动。在严重的灾情面前,全市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始终把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积极发挥民政牵头,慈善、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广泛参与的作用,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募捐,并加强防汛救灾善款物资使用。为帮助困难群众早日渡过难关,开展“防汛抗洪救灾开封在行动”公开募捐活动,号召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为受灾地区给予援助。全市慈善会系统共接收防汛救灾资金、物资折合价值3.1亿元。

  实施精准救助 兜牢民生底线

  科学设定救助项目。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封市发起了“善行开封助乡村振兴”系列救助项目、“善行开封”大病救助项目、“善行开封”困境儿童救助项目、“圆梦行动”助学项目、SOS紧急救助项目、“慈善暖冬行”项目、“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项目等慈善公益项目。重点围绕救助困难群众、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幸福家园建设开展,内容涉及助医、助老、助困、助学、关爱困境儿童、发展教育事业及敬老院提升改造、村社基础设施建设及灾后重建、疫情防控等,拓宽了慈善项目的救助范围,提高了慈善资金的使用效益,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项目开展以来,共有500余名大病患者得到救助,发放大病救助金近600万元。累计资助困难学生2400多名,支援学校基建设施建设等300多万元。防汛救灾期间累计拨付捐赠资金、物资折合价值约3亿元。加大社工站支持力度。投入190万元支持各县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购买社工服务,充分发挥社工专业优势,链接社会资源,聚焦民政领域服务对象,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社会事务、公益慈善、邻里互助、文体娱乐等方面开展专业服务,对辖区内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家庭进行入户探访12000人次,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申请相关补助近500人次,进村入户宣传各项政策20000人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聚焦困难群体开展专业社工服务。实地走访,入户调查,协助开展社会救助对象建档工作,为精准救助提供基础信息;协助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申请有关社会救助政策(低保金、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补贴等),链接企业、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资源。关注“一老一小”重点服务群体,开展家庭随访,识别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并确保其得到妥善照料;协助学校和社区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提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摸底排查特殊困难老人生活状况,确立风险等级;为老人开展健康照顾的有关服务,包括生活照料、信息服务等,确保社会救助精准到位,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家园。

编辑:王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