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将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加快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2021年11月18日 来源:洛阳市人民政府

  城市之美,美在文明。11月16日召开的全市城市工作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会议,立足“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发展定位,对以更高标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全方位提升城市承载力、亲和力和感召力进行系统部署。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层次更高、示范更强、特色更加鲜明的文明城市“升级版”。根据中央文明办有关部署,2023年评选表彰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时,将评选表彰第一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当下,洛阳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加快打造平台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开启了重振辉煌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地”,是落实洛阳城市发展定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根据部署,今后三年,洛阳市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聚焦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对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不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思想引领

  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作为创建的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在市县两级机关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落实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理论宣传普及,探索打造“理响洛城”理论宣讲品牌,筑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以文化城

  把河洛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体现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用文化提升市民素质、以文化创新驱动城市发展。

  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持续实施“最美洛阳人”等典型培育选树计划,大力开展“节约粮食不浪费”“垃圾分类不乱丢”“路口礼让不乱抢”等九项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推动“诚信洛阳”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着力提升市民素质。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红色血脉,着力塑造以“现代唐风”为主体的城市风貌,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精神、城市品格。

  创新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化“书香洛阳”全民阅读活动,让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出一批沉浸式体验项目,创新文旅营销模式,把客流量变成消费力。

  关键词:共治共享

  把抓建设与强功能相结合,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福祉改善等重点领域,以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为抓手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以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提升群众获得感。开展城市微改造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社区养老中心改造提升、社区健身设施改造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改造提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城市道路改造提升等“八项改造提升行动”,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感。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小区服务管理综合整治、城市交通综合整治、车辆规范停放综合整治、重点区域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出租车行业服务综合整治、公益广告规范综合整治等“七项综合整治行动”,着力治堵、治脏、治污、治违、治差,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群众认同感。聚焦群众关心的社区养老、普惠性托儿服务、文体活动、基本医疗等问题,大力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组织开展“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系列主题活动,让群众办事更舒心、更放心。

编辑:郭栩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