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切实打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最后一公里”,安阳市印发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设置指导方案(试行)》,将推进未保站建设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新时代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人干、活动有场地、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为安阳市文明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乡镇(街道)未保站建设将以未成年人需求为导向,以因地制宜、规范有序、氛围浓厚为基本原则,按照“七有”要求,即有一个挂牌场所、有专职工队伍、有服务接待窗口、有服务制度流程、有工作服务台账、有政策宣传展示、有未保服务专线,整合各类资源,提供政策咨询、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入户探访、救助帮扶、个案跟踪、认定评估、危机干预等服务,开展数据归集、督导培训、宣传教育、技术支持、资源链接、项目运营、强制报告、特色孵化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培育、引导和规范辖区内的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护,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今年年底,市乡镇(街道)未保站覆盖率不少于20%,2022年乡镇(街道)未保站覆盖率不少于50%,2023年实现所有乡镇(街道)未保站全覆盖,做到建站数量与建站密度均衡发展,管理运营与作用发挥协同谋划,机制建设与服务举措共同发展。”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乡镇(街道)未保站是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力夯实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阵地。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将统筹规划指导各乡镇(街道)建立健全基本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规范化完善软硬件设施,高质量推进未保站设置,实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全覆盖。
编辑:王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