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焦作市以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抓手,探索建立了“三完善、三加强”职业培训模式,加快构筑职业培训平台,健全职业培训体系,完善职业培训机制,高质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残疾人、退役军人等职业培训,推进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和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完善终身职业培训政策实施体系。焦作市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完善了从劳动预备到实现就业创业、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构建了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培训组织实施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培训中心,支持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办企业学院,建立了多氟多、中内配、平原光电、佰利联等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加强社会培训,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免费开展计算机应用、应急救护等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职业培训工作推进机制。焦作市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出台《焦作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19-2021年)》,建立由政府主导、人社部门牵头、多部门协调参与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年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2万人次、补贴性培训5万人次。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技工教育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全市技工教育发展呈上升态势;坚持教育费附加、生均经费、免学费、助学金资金足额拨付;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焦作技师学院新校区项目建设明显加快。
完善职业技能竞赛激励办法。每年举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高技能人才和技术能手评选表彰等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一次性奖金5000元,对市技术能手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一次性奖金1000元,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的分别给予奖金2万元和1万元,对获得中原技能大奖和省技术能手的分别给予奖金5000元和2000元。
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焦作市积极引导全市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开展“双元”育人模式。与企业联办专业、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建设实验室或生产车间,全面推行“订单式”“冠名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深化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开设工学一体化班,逐步推进“理实一体化”向“工学一体化”教学的跨越,基本实现了学校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形成了具有焦作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支持各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实现专业共建、基地共享、教材共编、课程共担、师资共训,深化产教协同育人。支持技工院校引进、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实训教师。
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焦作市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组织教师学习贯彻《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强化继续教育培训,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学习专业教学知识,掌握教学中的新知识新动态;开展“一带一”“老带新”培养模式,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和实训水平;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每年组织教师到省内外职业学校参观学习;开拓思路,邀请省内知名职业院校的专业骨干教师及专家来焦作市讲学授课,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与学校管理水平。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焦作市技工院校开设有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应用与维修等40个专业(工种),培育了机械制造、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等15个特色专业,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技工教育特色办学模式。同时,在职业学校中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证书”制度),目前全市13所中职学校,已有9所学校成为“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失智老年人照护”“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母婴护理”等18个专业被纳入试点。
编辑:陈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