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博士服务团”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1年09月09日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

  “一年支援期,一生安阳情。”临别在即,挂任林州市中医院副院长的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脊柱外五科主治医师张文明依依不舍。

  日前,张文明等第18批省派博士服务团成员结束了在安挂职。9月7日,安阳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举办“心系安阳,共话发展”座谈会,邀请服务团成员和在企业、教育、医疗、科技、农业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谈感受,话心得,提建议。

  大家在总结工作的同时,也在反思:在安阳,自己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省交通基本建设质量检测站副处长魏华在交流中说,这一年,她在安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挂职副主任。此前,省道228一级公路竣工验收迟迟未能进行,运营期间的养护资金无法拨付,造成路面日常维护无法正常处理。魏华来后,通过协调省相关部门,解决了该公路养护资金“老大难”问题。她还先后推动了省道S502安阳至内黄快速通道、老G107豫冀省界至邺城大道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国道G515豫东北机场段道路等项目实施。

  把个人特长和地方需求相结合,确保人岗相适,这是我省对博士服务团成员岗位安排的考虑,也给了博士们更大的施展空间。

  郑州轻工业大学讲师张建强挂职于宝舜(河南)新炭材料有限公司,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宝舜科技人员一起,通过几个月攻关,成功研发出一种低温活性催化剂,解决了焦炉气固碳的关键技术问题,还参与到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操作优化、操作规范制定等工作。

  培育后备力量,挂职结束服务不结束。“如何更好地在挂职单位发挥作用,产生长期效果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之一。”张文明一语道出博士服务团成员共同的心声。

  张文明通过医联体合作模式,聘请省中医院、洛阳正骨医院10名左右专家作为本院科室名誉主任长期驻院帮扶,选择本院中青年医师一对一跟师和考核,还建立博士工作站和远程会诊,实现了挂职一年,牵线两院,满足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

  成绩单十分亮眼。挂职林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杨贺成,入职第二天就接下了建设医院“三大中心”的重任,凭借技术优势填补了林州脑卒手术中的诸多空白,为该院争创三级医院作出巨大贡献;挂职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卫星,打造了安阳市第一个留学人员创业园,推进中国农科院棉花全产业链总部基地项目落地高新区,实现5个团队和7家企业入驻。“这只是打下基础的第一步,接下来留学人员在安阳的发展更值得期待。”他说。

  为打造一支永久扎根当地的人才队伍,众人各尽所能,共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180余场,培训当地人才逾3.2万人次,帮助引进人才(技术合作项目)12个;撰写各类调研报告和专业论文26篇,为挂职单位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及提出合理化建议200余个(条),积极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安阳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也先后“述职”。安阳市人民医院李海燕,带领团队研究突破神经肌肉病和神经遗传病,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率先在该市开展了神经内科亚专业专家门诊,极大减轻了患者辗转就医的负担。安阳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副所长宋慧,在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安阳之间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促成了市政府与西北农林大学的战略合作,有效解决了安阳市农业转型中的诸多技术难题。

  “大家真正发挥了‘团’的优势,取得1+1>2的效果。”安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炯欣喜地介绍,下一步,安阳将积极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高地,搭建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好沟通交流长效机制,设计更多类似“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等活动载体,打通不同县区、不同领域的高层次专家之间的联系渠道,聚集广大专家人才参与到安阳中心工作中来。

编辑:王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