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洛阳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示区域可以细化到乡镇——本月,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联合发布的洛阳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正式启用。
据悉,洛阳是全省首个建立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机制的城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示信息是怎样产生的?对于洛阳市的防汛工作将起到哪些作用?昨日,记者来到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为您一探究竟。
预警尺度精确至乡镇级
9时许,在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一间办公室里,技术人员正在制作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图——通过图像分析功能,以采集到的洛阳市县乡镇图件为参照,将降雨量数据与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进行叠加,显示出不同颜色的危险区域,再进一步划定范围,仅用半个小时,一张高清预警图就生成了。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从低到高分为黄色、橙色、红色3个级别。放大、再放大,在经过数倍放大之后的图片上,预警区域内各个乡镇的名字一目了然,预警快速、精准。
“我们依据省自然资源厅和河南省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河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制作洛阳本地预警信息,将预警尺度由省级预警图的县区级精确至乡镇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省级风险预警信息对于各市地质灾害区域范围的描述通常以“某某地区中西部”“某某大部”为主,市级风险预警信息以此为依托,结合洛阳当地的地质信息和气象信息,圈画出具体边界,并对各级预警区域提出明确的防范建议和措施,为基层防汛工作提供依据。
同一区域发生降雨,对应预警级别可能完全不同
目前,洛阳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示信息已经发布了3条。如果翻看高清预警图,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在地图上看来明明是在同一个乡镇,对应的预警级别却分别显示黄色和橙色?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发布预警信息要参考很多数据,并不是降雨量大就一定是红色预警。”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地质环境分院副分院长孙朝阳说,举个例子,虽然处于同一区域,可是某个地方的山体近期刚经历过强降雨,土壤饱和度较高,那么或许再下一场小雨,就有可能诱发坡面失稳,进而发生灾害;而相对较平稳的其他地方,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就小很多。
再比如,某个山区地带的某一个区域溪流较多,那么当发生强降雨时,引发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对应的预警级别也比较高。这就要求技术人员不仅对当地的地形地貌熟悉,还要对已经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基础资料全面掌握。
覆盖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支撑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该局依托8家省级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单位,已对全市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或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域、危险部位和危险地段进行了拉网式大排查,覆盖了全市原有531个和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将其全部纳入全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同步管理。
今后,一旦洛阳市出现红色和橙色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通过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安排的市、县、乡、村四级信息报送专人,第一时间向各县区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示信息,为防汛工作提供支撑,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据气象部门预测,9月洛阳市还将出现降雨天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人士提醒大家,当降雨中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应第一时间撤离危险地带,然后进入避险场所。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有滞后性特征,即使在降雨期没有发生,降雨过后也依然有安全隐患,不能麻痹大意。
编辑:郭栩汝
相关阅读: